[政府机关]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建议.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府机关]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建议.pdf

[政府机关]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建议.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府机关]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建议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市先后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7年进行了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行政审批、项目推进、为民服务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创举。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研究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比较、借鉴其他地级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出我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路,对于我市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投资环境,深入破解”办事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赶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自2001年在全国各级行政机关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始终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基本落实到位我市各地均成立政务服务中心,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都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再通过流程再造,一定上程度实现了审批从分散到集中、从串联到并联、从无规定期限到限时办结制过程的转变。(二)大幅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环节、条件从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第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以优化政府审批职能为目标,重点削减取消不属于政府职能,不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审批事项。这轮改革在原有审批、审核、核准事项总数1014项基础上,大幅消减到517项,削减率为49%;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以削减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提速审批时限为重点。经过本轮次削减审批事项、提速审批时限,我市的行政审批、审核、核准、备案事项从662项,削减为369项,削减率为%,每个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个工作日,提速率为%。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依法清理和规范、服务型政务平台构建展开的。保留执行行政许可事项377项,平均承诺期限由法定的21天提前为7天,提速率为67%。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此次改革着力提高审批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围绕”减少、规范、创新、建制”的目标主线,坚持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理顺投资项目审批事权,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联办制、模拟制等为重点,为加快浙中崛起、助推赶超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取消、合并和调整等方式,将517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保留286项,其中行政许可18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97项,清理比例达52%。同时,对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流程进行再造,特别是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等进一步规范,清理规范后,审批时限缩短70%。对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表格式立项,平均每个项目为业主节省审批时间24天。(三)逐步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督机制各行政审批部门建立了审批公示制度,将本部门的审批项目、审批依据、办理程序以及提供材料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今年5月份,我市再次公布了保留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实行行政审批事项动态化和目录化管理。规范调整、新增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管理,按照法制部门确认、审改办备案和向社会公布实施的程序进行管理。一些部门还建立了专家审查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各行政审批部门积极推行电子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等环节实行网上审批、网络全程监控。为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管,市监察局专设效能监察办公室,对不作为审批、违法审批行为进行查处,建立行政审批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过程实时同步监督,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防止和预防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和行政审批质量。二、存在问题及原因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审批项目的动态管理、审批程序的规范、审批方式的优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监督长效机制的完善健全等方面,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一)长效动态监管机制有待完善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动态性与相关调整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不对称,给加强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新设等统一动态管理形成阻碍。另外,部门新增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管理的严肃性、规范性不够,导致因市本级部门发布文件即新增审批事项的情况时有发生,政令实施过程中人为干扰因素也很大。(二)审批程序设计有待合理规范行政审批机关自身依法行政观念不够,对已作出的行政审批结果进行重新批复,造成本应严肃的行政行为朝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