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docx
上传人:是你****深呀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docx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2017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2016年自考已经告一段落,不少考生已经着手明年的复习啦,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人口增加与粮食供需,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一)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古典理论模式1、马尔萨斯人口论虽然有很多的假设成分,但最关键的两个前提假设:(1)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土地的增长只是成为基数增长或者说是有限的。而人口却成几何级数增加。(2)土地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在这两个前提的共同作用之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最关键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以及营养等方面的提高,也刺激了人口的增加,从而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为满足不断增加的食物需求,就得开垦新的耕地来投入粮食生产,然而一国的可开垦的耕地是有限的,最终是适合耕作的土地供给完全停止。另一种扩大粮食生产的方式是在同一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实行集约耕作。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必然会下降。一国的土地肥沃程度是有差别的,按照人们一般的选择规律,必然是将最肥沃的土地首先投入使用。其后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越来越转向肥力差的土地。这种肥力递减的土地投入使用,它所带来的生产率也会处于递减状况,其结果必然是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是不可避免的,粮食的增长速度将总是慢于人口增长速度。由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不断低下,最终会退到最低生存的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下降,人口也将趋于减产,最终回到维持最低生活的水平上。2、反马尔萨斯的观点(1)埃斯特·博斯拉普的观点著名丹麦女经济学家埃斯特·博斯拉普认为:食物供给是随着人口增加而相应增长的。在她的分析中,人口密度是决定特定时间内土地利用制度、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变化的重要因素。具体说来,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和收益递减的作用,食物会变得相对稀少,人们为了满足食物的需要,将会相应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土地集约使用体现在休耕时期的不断缩短,由长期休耕转为短期休耕,最终过渡到最集约方式的轮作制度。(2)技术进步的作用在马尔萨斯理论当中忽视了技术进步这一观点,技术进步对缓解收益递减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差异。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化学肥料的发明、农业机械化的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社会无法比拟的。它们所发挥的增产作用是巨大的。“绿色革命”就是其中一例。3、评价马尔萨斯观点有各种缺陷,但对某些发展中国家仍然适用。(二)发展中国家粮食供需现状——持续增加的人口与粮食需求压力1、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推算,1985年全世界处在饥饿线上的营养不良人口有3、48亿,其中主要分布在89个发展中国家。参照书中P274页表12-1饥饿与营养不足的人口统计。2、人口的爆发性发展。造成了饥饿与营养不良。由于卫生状况、医疗条件的改善,也由于粮食供给增加而促成的人口抚养能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在下降,而出生率仍在增长。发展中国家自5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很高的`人口增长比率,表12-2所列的世界人口增长状况也说明了这一情况。参照书中P275页表12-2世界人口预测3、人均粮食需求量按照恩格尔定律,在收入低下的贫穷阶段上,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多用于购买食物,随着收入水平增加,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将逐渐减少。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收入水平低下,满足生存的食物需求仍然是消费的主要内容,即所谓的恩格尔系数很高,因此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也就很大,收入增加会导致相对多的食物需求。而发达国家正好与此相反,食物消费已经接近饱和,收入增加对食物需要量增减已经没有什么影响。而且,收入水平增加也将改变食物的消费结构,人们将更多地消费以畜产品为主的高蛋白质食品。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消费更多的肉类产品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发达国家动物蛋白和油脂品的消费已接近饱和,即使收入增加,也不可再更多地增加这类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从动物性食品所摄取热量是很低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预想发展中国家将会消费更多的动物性食品,为了满足动物性食品增加的需求,就必须将更多的谷物转化为饲料,用于生产以畜产品为主的动物性食品。这种食物构成的变化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更进一步增加。(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粮食供给能力低下与农业生产停滞能否满足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大的粮食需求,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从目前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书中P278页表12-4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变化情况。从1975年到198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