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简报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简报通用1为了推动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有效落实、促进同学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12月4日,法学院开展了“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系列宣传活动。上午10时,法学院学生会组织及有关社团工作人员40余人在明理楼412举办了“增强预防艾滋病意识”的实践活动。邀请校红十字会会长唐浩雨、副会长高华宇就艾滋病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期间,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预防手段,现场对安全套的使用进行了演示。院研究生会李响同学在主持中表示:“希望同学们正确掌握使用安全套的方法,切实做好日常防护,更加明确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下午2时,法学院全体研究生300余人在线上参加了“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的主题班会,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朱捷老师、狄毅老师参会,马懿琳同学主持。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艾滋病日的'由来”、“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及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朱捷老师强调,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三个重要途径。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被发现,至今仍没有研制出可以根治该病的药物,因此大众预防艾滋病显得尤为重要。朱捷老师指出,艾滋病威胁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影响着社会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了爱的滋润,患者将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会中,郭晨颖、李飞、张妍、覃远清、王鹤燕等同学分别从当前艾滋病感染的严峻形势、具体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关爱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性等方面发表了个人见解。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面对日常生活应该主动爱自己、爱他人,落实“红丝带”精神,用尊重、平和、有爱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简报通用2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当天上午,“世界艾滋病日”防艾宣传活动暨武汉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有奖知识问答、防艾骑行、HIV自检……活动现场,医务工作者和学校青年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防艾主题活动,向同学们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艾防中心主任汤恒介绍,预防艾滋病应远离高危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情况下,应在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目前,各级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可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一旦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年学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点人群。近年来武汉市部分高等院校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武汉市作为第四轮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特大城市之一,将坚持深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和检测力度,做好治“存量”,控“增量”,持续将我市艾滋病疫情遏制在低流行水平。据了解,本次活动由省市防艾委、教育、团委等防艾委成员部门共同举办,旨在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投身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志愿者行动中来,通过倡导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推动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简报通用312月1日是28个“世界艾滋病日”,由校团委、后勤处主办,大学生沁园志愿者协会承办的“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宣传活动在北、东、南三个校区同时开展。活动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解答同学们有关问题,倡导广大同学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做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副校长吴衍涛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采用播放宣传片、横幅签字、志愿者一对一讲解等形式宣传,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同学们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手册》,细心讲解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预防措施等基础知识,同时号召采用“以一传百”的宣传模式,鼓励了解艾滋病的同学在班级、宿舍等群体中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据报道,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xx年到20xx年,青年学生中新报艾滋病感染数从482例上升到2552例,高校预防艾滋病的'形势相当严峻。活动中,吴衍涛与现场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情况。他强调,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高度重视大学校园预防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工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同学们都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教育广大同学洁身自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共同建设“零艾滋”校园。大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简报通用4为更好地落实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增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防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在今年第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