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劝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雨巷****碧易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新课标《劝学》教学设计.docx

人教新课标《劝学》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新课标《劝学》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和掌握文言词类和句式现象;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对比论证”的行文方式;3、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难点、重点分析】1、作者以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2、本文的比喻论证有何特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本文由先秦文学谈“百家争鸣”;综合上节课所讲《秋水》一文庄子的道家思想引出儒家代表荀子。二、荀子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主要思想:1、法后王;2、人定胜天;3、人性恶,重视教育。其思想主要体现有《荀子》一书,被郭沫若称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其文浑厚,逻辑严密。三、解题劝,即“劝勉,鼓励”。四、诵读第一段1、诵读的准确。先划分节奏,纠正字音;2、学生朗读第一段;3、学生归纳其中的词类现象,文言句式;老师指导;4、指名学生口译第一节;5、文理分析:⑴本节的观点是什么?⑵作者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论证观点的?⑶比喻论证,其中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如何理解喻意?这些比喻的角度有何不同?⑷这一节作者从学习的哪个层而来“劝学”的。五、诵读第二节1、主要步骤同上(第一节);2、文理分析:⑴本节的论点是什么?⑵此节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论证,马上一节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组比喻。讨论:分析、归纳这些比喻论证中的本、喻体及内涵。⑶此节的第一句有内容上如何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怎样作用?⑷这一节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六、诵读第三节1、主要步骤同上;2、文理分析:⑴划分层次,概括层意;⑵第一次运用比喻论证,分析其此喻意,这一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证的'?⑶第二层除了喻证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骐骥一跃,……,驽马十驾,……,这一句侧重哪个角度的对比?“鍥而舍之,……,鍥而不舍,……”这一句侧重哪个方面的对比?⑷最后一层内容如何理解?⑸这一节侧重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七、全体学生一齐朗读本文八、《劝学》是节选,结合本文,拓展思维。本文反映了荀子怎样的思想九、结合上面的讨论,进一步思考:比喻论证有怎样的作用十、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附板书设置】一、学不可以已1、通过学习,可超越前人(横向);2、通过学习,可提高自身(纵向);3、总结:只要学习,必有进步,甚至“知明而行无过”。──学习的意义二、学习要善假于物1、过渡:承上启下;2、比喻论证。──学习的方法三、学习必须1、善于积累:正、反;2、持之以恒:主观、客观;3、用心专一。──学习的态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