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十首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白真****ng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docx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词十首诗词赏析宋词十首诗词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词十首诗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八月十四夜月北宋·范仲淹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题解】此诗作于中秋前夜,这本是阖家团圆的美好佳节,作者却在首联描绘了一幅将圆未圆的秋月图。“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期待月圆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完美的追求,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的人们渴望万事得全的美好愿望。佛经以十五满月代表破除迷惑的最高境界,而范仲淹这首诗也明显受到了佛教哲理的影响。诗歌的尾联是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也是这首诗的落脚点:人生在世,万事不必刻意追求,而应遵循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不受世俗羁绊。“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作者用淡淡的彩笔,抹上几许亮色,又带来几缕凉风,“澄霁”、“清风”与“光华”相呼应,便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加柔和而美丽,阵阵秋风又给惆怅的情怀平添了几分爽意。书扇示门人北宋·范仲淹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题解】这首诗明白如话,用浅近白话写成,在平淡流畅的语言中说理,却意蕴深厚,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一派青山风景恬静优美,前代人留下的田地已经被后人占有了,但是现在的占有者切莫得意高兴,因为手中的田产还会变成再后来者的财产。山河依旧而人事更替,得失不会永远不发生变化,财产如此、权势如此。得失总是在相互转化,今天的得会变成明日之失,事物总是按照这样的客观规律发展变化着。范仲淹这首诗提醒众人“休欢喜”,正是看到了“得”背后所蕴含的风险,一方面教育人们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也勉励众人不要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倒,因为祸福相依,今天的失败也可能转化为明日的成功。小桧北宋·韩琦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题解】韩琦,北宋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作者托物咏怀,借咏桧柏来表明个人的坚贞志向。作者之所以将“小桧”移栽到窗前,并不是为了观赏。“养成隆栋亦非难”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小桧”的期许,因为它长成参天的栋梁之才亦非难事。但是作者更看重的是它岁寒不凋的品格,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韩琦一生历经了多次政治风暴,他在宦海浮沉之际却一直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坚贞的情操。这首诗既是韩琦的自况,又启示着人们培养人才不能只考虑其外在,而忽略了其本质,对人的培养要更关注其内在的品格,从小注意其情操和素质的培育。赠学者北宋·欧阳修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性虽有五常,不学无由明。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仁义不远躬,勤勤入至诚。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尔曹直勉勉,无以吾言轻。【题解】这首《赠学者》是一首鼓励学生奋发学习的诗作。诗歌首先表明人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之灵,人的本性中虽然已经具有五常的基本要素,但是依旧需要学习。作者以《荀子·劝学》中“揉木为轮”、“砺金琢玉”为喻,阐发了学习的重要性:人的先天本性需要后天教育学习的指引,否则原本的良才也会成为废物。“仁义不远躬”正是欧阳修思想哲学的一贯体现,一切的仁义道德并不是脱离生活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就存在于一般的生活中,不需要“远躬”求取。在欧阳修看来,只要勤学苦练,就能在学问与道德上取得双丰收。学问是基本,只有基于对道德文章的深刻理解,才能开出美丽的道德之花。戏答元珍北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题解】此诗是欧阳修遭逢贬谪之后的作品,诗中含有蛰居山野的寂寞心情和自我宽慰的豁达之意,其中又包含了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作者通过抒写物象的时节变化,表达个人作为“野芳”绽放的雄心。欧阳修在宋仁宗景佑三年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这首诗就是次年春天作于夷陵的作品。元珍是其朋友丁宝臣的字,他当时任峡州的判官。题目的“戏”字透露出作者的本意,其实本篇是游戏之作,虽然包含了政治失意的痛苦,但作者作诗的本意是为了突出个人旷达的胸怀,因此颔联就描写了山城独有的物产“柑橘”“竹笋”。鲜美的柑橘在雪中生存,意象中饱含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象征着作者的坚韧不拔。而竹笋则在冻雷初响中被“惊醒”,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突破严厉的压制。这两句诗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受。“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反映出诗人心里的苦闷,流放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但是作者的情绪并未就此消极下去,他转而回忆起当初在洛阳时的美好时光。作者曾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