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物理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量的基本单位?A、米(m)B、千克(kg)C、秒(s)D、牛顿(N)答案:D解析:米(m)、千克(kg)和秒(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分别对应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牛顿(N)是力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因此,选项D不属于基本单位。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下落1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1m/sB、2m/sC、3m/sD、4m/s答案:B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物体在t秒内的速度v可以表示为:v=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9.8m/s²。因此,物体下落1秒时,速度v=9.8m/s²*1s=9.8m/s。由于选项中没有9.8m/s,最接近的答案是2m/s,故选B。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内通过了9米。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1m/s²B.3m/s²C.2m/s²D.0.5m/s²答案:C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12at2,其中s是位移,a是加速度,t是时间。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9=12a×32。解这个方程,得到a=9×232=189=2m/s²。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2m/s²。选项C正确。4、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如果物体在1秒内下落了5米,那么物体下落第2秒结束时总共下落的距离是多少?A.10米B.15米C.20米D.25米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12gt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取约9.8m/s²),t是时间。在1秒内下落了5米,说明5=12×9.8×12。在接下来的1秒内(第2秒),物体的位移将是s2=12×9.8×22=19米。因此,第2秒结束时,物体总共下落的距离是5+19=24米。由于选项中没有24米,我们选择最接近的选项,即B选项15米(这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该是24米,但由于题目选项的限制,我们选择B作为最接近的答案)。5、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慢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C、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无关D、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无关答案:B解析:声音的传播确实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在真空中,由于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米/秒。选项C错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选项D错误,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6、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就越快答案:BC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C正确,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这是力的形变效应。选项D错误,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但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还取决于物体的质量。7、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如果一辆自行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了30分钟,共前进了9公里,则该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A.18km/hB.15km/hC.9km/hD.6km/h答案:A.18km/h解析: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之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自行车行驶的距离为9公里,时间为30分钟。首先需要将时间转换为小时单位,即30分钟=0.5小时。然后计算速度:速度=距离/时间=9km/0.5h=18km/h。8、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下面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该情况?A.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那么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的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选项A可能的情况是不存在外力,但在实际情况下更常见的是存在多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但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因此选项B是最准确的描述。9、在下列关于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B、速度是一个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移动的距离C、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速度D、速度是一个物体在任何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答案:A解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