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docx
上传人:邻家****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教学用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中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2)提示课题。2、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②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导生字词。维也纳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装饰华尔兹掺和甚至镂花梁柱a.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b.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②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a.分小节读课文。b.通读课文。(3)通读课文,指导分段。①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②交流。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第二段:(第2~4节):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第三段:(5~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4)质疑问难。第二课时1、复习(1)听写。优雅掺和装饰星罗棋布集体订正。(2)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2、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勾划下来。①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出纳人是世界著听音乐之都。②你认为什么叫"音乐之都"?③训练朗读。(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3)学习第1自然段。①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这里环境很美)②指导朗读。(4)学习第2~4自然段。①读读想想。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②第二自然段。a.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中心句)b.你知道什么叫"摇篮"/(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c.像怎么读懂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的?d.指导写法: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突出了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e.指导朗读。③第三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b.你是怎么读懂:维也纳是一座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c.指导朗读。④第四自然段。a.找出中心句。b.你怎么知道维也纳人一天也离不了音乐?c.指导朗读。⑤指导背诵。a.讨论方法。b.自由练背。c.配乐背诵。第三课时1、复习指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继续精读训练学习第5、6自然段。(1)自读第5自然段,理清顺序。这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先简介历史,再描写它的宏伟壮观)(2)细读。①从文中哪些地方乍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创建于1869年,世界歌剧中心)②看录像,读文。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宏伟壮观?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条理清晰)(3)引读第6自然段。小结:国家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让音乐之都更美。3、总结课文,朗读课文。(1)你最喜欢"音乐之都"的什么?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2)指名读,评价。4、指导写作方法,延伸(1)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能谈谈吗?(2)交流。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3)练习。每小组设计一个中心句,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3、一些文字投影。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