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作协议书有关合作协议书锦集十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协议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签订了协议就有了法律依靠。协议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合作协议书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作协议书篇1甲方:乙方:按照平等互利、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条款:一、总则1、本协议为双方长期性合作协议。2、本协议为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框架,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进一步予以明确。框架协议与正式合作合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甲乙双方合作的法律文件。3、各项条款均应遵守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4、甲乙双方资源共享。双方是独立的平等伙伴,按照双方的职责分工进行合作范围内的经济及生产活动。5、在日常业务经营中,如有需要则甲乙双方或双方共同认可授权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水务集团所属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其他业务合作公司)以联合体形式出现,共同进行市场开发。二、甲方职责1、甲方积极指导配合乙方为推广所发生的包括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项目调研立项,项目落地等系列工作。2、为便于双方联系及业务开展,甲方在郑州设立环保事业部办事处,委派相关人员具体负责合作及日常业务。3、甲方对所承担的工程任务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以维护双方的信誉。三、乙方职责1、乙方负责市场开发,信息跟踪筛选。2、乙方应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联合开发市场及项目合作中竭尽全力。3、甲方授权乙方成为甲方的市场开发代表,负责成功开拓和实施在某地的“项目开发”。4、“项目开发”限定于政府采购,政府服务,BOT,PPP及甲方独立中标项目的辅助服务。四、保密条款:1、甲、乙双方所提供给对方的一切资料要严格保密,并只能在合作双方的业务范围内使用。2、凡涉及由甲、乙双方提供的与项目、资金有关的所有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资本营运计划,财资情报,客户名单,经营决策,项目设计,资本融资,技术数据,项目建议及商业计划书等均属保密内容。3、凡未经双方书面同意而直接,间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向第三方提供涉及保密内容的行为均属泄密。4、上述保密义务不适用于如下信息:(1)、公共领域中的信息。(2)、非由于具有保密义务方的原因已经为公众所知的`。(3)、由具有保密义务方以外其他渠道被他人获知的信息,这些渠道并不受保密义务的限制。(4)、由于法律的适用、法院或其他国家有权机关的要求而披露的信息。五、协议期限1本协议有效期长期,自双方代表签字之日起计算。六、协议解除1一方有违反本合作协议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作协议。2双方同意终止协议。七、未尽事宜,双方可再协商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同等本协议有效。八、本合同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签字盖章后生效。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甲方:乙方;年月日年月日合作协议书篇2合作协议甲方:乙方:甲乙双方本着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产品制造: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生产甲方已经生产的所有同型号产品,特殊情况双方协商。二、产品营销:1、双方在销售市场中必须避免不正当竞争,某一方在合作的客户另外一方不得干涉。否则,非违约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并要求对方赔偿因此而遭受的'损失。2、乙方销售中所有甲方生产的产品,必须全部从甲方购买,乙方不得自行生产或向其他同行公司采购同型号产品,乙方须在货到之日起日内付款,逾期付款的,每逾期一日按未付货款的万分之四支付违约金。3、经甲方同意,乙方可以直接以甲方公司名义与客户合作,甲方根据销售价给乙方提成,提成=协议价*0.03%+(销售价-协议价)*0.4,以上计算方式不再去税,回款后甲方以现金,按月结方式给乙方。4、乙方以甲方公司名义合作的客户,乙方承担售前费用,甲方承担售后费用,产生坏账由乙方承担协议价的85%。在销售中甲方授予乙方公司员工身份,乙方不能做出有损甲方公司形象或者利益的行为与言论,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三、协议规定,20xx年8月-12月乙方需完成销售额20万元,20xx年完成销售额120万元,之后每年递增10%。若乙方未完成约定的销售额,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赔偿违约金万元。四、本协议有效期10年,如有一方违约,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全部欠款,并赔偿双方约定年完成销售额5%的损失费。五、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的纠纷,双方应友好解决,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六、本协议一式两份,附协议价格一份,盖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方生效。甲方(盖公章):乙方(盖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签订日期:签订日期:合作协议书篇3甲方:住址:法人代表:身份证号:乙方:住址:法人代表:身份证号:甲、乙双方本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合同法》等有关法规。根据《成交确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