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提要第0章绪论第1章能源概论第2章可持续发展第3章能源与经济发展第4章能源与社会进步第5章能源与环境第6章能源安全第7章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源系统第8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第4章能源与社会进步(1)利用能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采猎文明——人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柴薪·马车·农业文明——人与自然基本相对和谐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人与自然不和谐状态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人与自然不和谐状态绿色能源·能源革命·未来文明——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状态(2)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绿色文明追求目标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黄土)工业文明——黑色文明(煤炭燃烧)未来文明——绿色文明21世纪人类发展的目标:追求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亦即绿色文明。第4章能源与社会进步(1)什么是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1)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2)英、美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按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分类。如下:①“起飞”前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靠增加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投入实现-又称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1)什么是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②“早期经济增长”阶段: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前。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原因是靠用工业中的机器操作代替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实现。为此,机器制造业和作为机器制造业基础的其它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段制造业等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投资驱动,M.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称作“投资驱动阶段”。4.能源与社会进步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2.1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4.能源与社会进步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2.1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4.能源与社会进步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2.1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4.能源与社会进步4.2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4.2.1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1860年(2)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对比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留下了种种遗患;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大量消耗。表4-1~表4-4列出了17个主要先期工业化国家目前的一次能源(油、气、煤、水、核)的产量和消费量、人均占有量的比较。(续)(3)先期工业化国家能源人均消费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能源消费量美国最大,达8.19吨标准油当量(toe),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5.86倍;就连消费量最小的希腊和意大利,其人均消费量也有2.8吨和2.9吨,是世界人均消费量的2倍和2.07倍,17国平均人均能耗是世界人均能耗的3.95倍。17国能源消费以优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四小龙)和香港等地区在二战后,短短30~40年间内就已经达到先期工业化国家相应的工业化水平,令世界瞩目。这几个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能源产量却极低。见下图。但是,这些快速工业化国家(地区)对矿物能源的消费量却大得惊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7%,人均一次能源平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6倍(1)能源总储量不足,保障程度不高在储量下降、消费猛增的形势下,不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占有量来看,中国许多资源的储量已无大国地位。我国现有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三者加和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占世界化石能源总储量的比例不足11%。与占世界人口21%的人口比例相比较,中国已发现的主要能源的储量不是丰富,而是相当贫乏。(2)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需求压力巨大与人均GDP一样,主要能源的人均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GDP与主要能源的人均消费量具有可循的相关关系。表4—7中国人均能源占有状况及与几个主要大国的对比。表4—8中国主要能源人均产量消费量及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3)能源结构问题突出,优质能源短缺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不理想,如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太小。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例。(4)单位产品能耗高【中国能源消耗与工业七国(G-7)的比较:G-7国家每创造1美元的能源消耗(1993年不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