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政策理论依据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贸易保护政策理论依据学习教案.ppt

贸易保护政策理论依据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幼稚(yòuzhì)产业保护理论1.1内容(nèiróng)2)主张生产力理论。他指出,英国、法国都是借助于保护制度,使其工业获得发展的。从工业利益高于贸易利益的观点出发,他进一步引申出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重要,特别需要加以保护的观点。所以,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3)主张国家干预。自由贸易(zìyóumàoyì)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察(Passivepoliceman)。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所以,李斯特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1.2政策主张2)关于保护的程度。李斯特主张实行有节制的保护,而不是绝对禁止进口。保护关税(guānshuì)的税率一般在20%~60%之间。对于国内急需发展的产品,用高关税(guānshuì)禁止或严格限制进口,其余则征收较低的税率;对于国内完全缺乏的复杂的技术、机器设备,则以免税或低关税(guānshuì)鼓励进口;在建立一个技术工业部门时可实行40%~60%的保护税率,待其建立后进入正常生产活动后,持久的保护税率,则不应超过20%~30%的水平。因此,关税(guānshuì)的高低要与工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3)关于保护(bǎohù)期限。李斯特认为,保护(bǎohù)期限应当是有限度的。保护(bǎohù)的期限应以30年为限。4)实施步骤。李斯特认为,保护(bǎohù)制度应有步骤地实行,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关税。如果突然割断与其他国家原有的贸易关系,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工业力量变得强大以后,又应适当地逐步降低保护(bǎohù)程度,允许有限度竞争,激发国内工业之间的竞争。幼稚产业保护(bǎohù)理论的图示1.3判断(pànduàn)标准1)穆勒标准—成本(chéngběn)差距标准穆勒标准(biāozhǔn)的图形穆勒标准(biāozhǔn)的图形穆勒标准(biāozhǔn)的图形2)巴斯塔布尔标准(biāozhǔn):利益补偿标准(biāozhǔn)巴斯塔布尔标准(biāozhǔn)3)肯普标准(biāozhǔn):外部经济标准(biāozhǔn)肯普标准(biāozhǔn)的图形肯普标准(biāozhǔn)的图形至于Qd〞的实际位置(wèizhi),将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4)小岛清标准(biāozhǔn):总体经济发展标准(biāozhǔn)1.4评价(píngjià)2超贸易保护(bǎohù)理论凯恩斯贸易保护论的出发点国民收入决定与需求水平。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货币的灵活性偏好是需求不足以支撑充分就业(jiùyè)。对重商主义大加赞扬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重新评价,并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把对外贸易与就业(jiùyè)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jiùyè),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强调贸易收支顺差与总需求的关系1)国际贸易顺差的增加本身就是本国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国民收入;2)通过贸易顺差,可以直接影响国内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压低国内利息率,刺激国内的私人贷款,增加私人的消费(xiāofèi)和投资需求。强调一国投资水平与贸易收支的密切关系1)贸易顺差直接通过对外投资增加国内总需求。2)贸易顺差间接增加贵金属流入,从而利率降低,有利于私人投资。政府干预对外贸易1)出口增加,刺激生产(追加投资);2)利率降低,对其他企业生产也有刺激。保护贸易的两个限制条件1)顺差过大,利率太低,私人投资超过充分就业的水平,通货膨胀(tōnghuòpéngzhàng);2)利率太低,资本外流,抵消贸易顺差带来的贵金属流入。保护贸易是一定时期的政策(经济萧条期)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shōurù)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shōurù)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过程:新增投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生产资料部门人们的收入(shōurù)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shōurù)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Y=K·△I其中,K=1/(1-c)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