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第一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3、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4、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5、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6、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8、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9、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10、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11、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13、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14、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15、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19、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第二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好词好句吧,记录好词好句可以巩固你的知识,积累更多的词汇。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好词好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三国演义好词摘抄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三国归晋、火烧连营。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屈指可数、明眸善睐。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三国演义好句摘抄1、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与蜀同盟,共分天下,缓缓图之--张昭对孙权语2、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备对表语3、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4、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5、曹操兵近濮阳,下住寨脚。次日,引众将出,陈兵于野。操立马于门旗下,遥望吕布兵到。6、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而走,正逢典韦。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7、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语8、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辕门射戟前吕布语9、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为报当日之恩情,关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评价10、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关羽借吕蒙口骂孙权11、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12、时约初更,月光未上。只听得西门上吹赢壳声,喊声忽起,门上火把燎乱,城门大开,吊桥放落。曹操争先拍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操知是计,忙拨回马,大叫:“退兵!”13、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14、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15、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16、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17、曹操于黄昏时分,引军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挡,四散奔走,曹操夺了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