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docx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2022-04-0914:00:01小编:admin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①。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②。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③。“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⑤?”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⑥。”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⑦。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⑧。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⑨。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⑩。”【注释】①夏阳:左传作“下阳”,春秋时虢(guó)国边邑名,靠近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此句意为:按照春秋说法,只有攻下一个国家才叫“灭”,而今夏阳并非一个国家,为什么也称“灭”呢?这是因为要强调夏阳的重要。②“以其先晋”句:因为它在晋国之前把夏阳推到了死地,所以不能不说“虞师”。③“其先晋何也”句:为什么说它在晋国之前把夏阳推到了死地呢?因为它是使夏阳遭到灭亡的主要因素,有指责其起着“首恶”作用的意思。④举,攻下。⑤屈产之乘:屈地所产的马。垂棘之璧:垂棘所出的美玉。⑥中府:宫中藏财宝的府库。外府:宫外的府库。中厩:宫内的马厩。外厩:宫外的马厩。⑦达心:心中明白事理。懦:软弱,不坚强。少长(zhǎng)于君:谓与虞君从小生活在一起以至长大成人。⑧中知:中等智力。⑨挈:用手提,此指带领。⑩操:拿着。马齿加长:马的年龄增大了。马一岁增一齿,故云。【鉴赏】本文旨在解释春秋僖公二年经文“虞师、晋师灭夏阳”的深刻含义。第一段提出并详尽分析了在记述夏阳被灭这件事上,为什么非国而曰“灭”、无师而称“师”。之所以这样写是有意要突出夏阳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虞在夏阳被灭这件事情上所起的不良作用。夏阳本为虞、虢之间的要塞,灭之,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虢;而虢亡,虞也就难保。虞假道与晋,实际上是等于虞出兵助晋灭了夏阳,这就是本段认为要用“灭”字和“师”字的用意所在,也揭示出了将“虞师”置于“晋师”前的微妙含义。接下来一段,叙述晋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的本事。末段,写虢灭之后,虞亦自食其果,不久亦为晋所灭。全文围绕对“灭”字和“师”字的解释而展开,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