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为题目的学生作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牵挂为题目的学生作文.docx

牵挂为题目的学生作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牵挂为题目的学生作文牵挂为题目的学生作文2018-10-0618:11:48小编:admin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个月的时间不是自驹过隙,而是蜗牛爬山,漫长而又无奈。第一次离开父母如此之久,如此之远,每晚坐在床头,看着厚厚的日历,那页折好的日历,总是漫不可及。小升初考试,考的很好,同类的学生都去了淮安外国语就读,而我,因自己的任性,爸爸妈妈的不舍,留在了家乡,这是爸爸妈妈做的最错的一次选择。如今,中考又一次得利,没有错过这次机会。可是,抓住这次机会,便预示着分离。纵然在家里我会和妈妈争得面红耳赤,气愤的发出“早离家早好”的豪言壮志,纵然我会忍受不了爸爸躲进屋子,独自哭泣,但是如今我想说:“那样的感觉真好!”回想过去,我这十五年的生命中,给父母带来了多少的苦楚及无奈。初一上学期,一次意外的检查,查出了我患有“少男杀手”的强直性脊柱炎,报告出来的那天晚上,妈妈哭的声嘶力竭,一向坚强的爸爸两眼赤红,骨节处因用力过度而失血发白。第二天,爸爸卖了他辛苦多年买的门面房,拿着那小小的信用卡,带我上路,开始了求医之路。我的13岁是多难的,先是骨头断裂,后又被查出绝症,还好年少无知,不知病魔的可怖,但是父母就不一样了,爸爸那一头浓黑的短发,出现了斑斓,他带我去市一院、去徐州军医院、去省人民医院、去上海西郊医院,每家医院的结论基本一致,药品的价格也是难以想象的高,爸爸带我到处周转,头发已是半黑半白,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如此倒下,妈妈早已丧失希望,唯爸爸还有一丝希望,他说,他不能倒。08年1月30日,爸爸听闻美国骨科专家到西安助诊,连夜把我带到西安,这一次,有了转机,经过专家的检查,抽了300克的血,确定那恐怖的病毒是潜在的,发病的可能性很低,之前医院所谓的确诊只是为了他们医院增加了一笔高额的收入。爸爸听完消息,哭了,第一次哭了,这个坚强的汉子在我被认为是绝症时没哭,但在收到平安的讯号时哭了,我望着爸爸那原本强壮的身体已变的如此单薄,心抽搐了。几年过去了,生命又趋于平静,爸爸看着我日益增高的身体,十分欣慰,却只字不提当年的心酸,自那以后爸爸妈妈好像都老了。如今,我第一次住校,想起爸妈时,那个声嘶力竭的妈妈,那个为我的生死搏命地战斗的爸爸总浮现于眼前。爸爸妈妈。你们过的好吗?此刻的,心已飞回了家。第2篇牵挂作文950字闪着雷的深夜,伴着一道凄惨的白光,朦胧中你彷佛看见了我,从梦中惊醒,可只有惨厉的雷鸣与无边的黑暗激生的恐慌来相伴你的愁思。我的印象却如闪动的影一般从你眼前消失不见。你望着我被官兵从屋子里带走,哭着,喊着,求那些兽心的官兵不要抓走我。你原本纤美的手,此时死命地抓住我的衣服,已经磨出了血;乱发,泪水,纵横了你秀丽的脸,我只能在你撕心裂肺的号啕里渐行渐远。你不甘,带上为我赶制的棉衣,独自跋山涉水上千里,来到长城脚下寻觅我的身影。茫茫人海中,我早已不再,积蓄已久的苦在此刻全部倾泻,我万万没想到,你的哭声竟震倒了压在我身上的长城,凝聚我们爱的配饰使你认得我,可现在的我,早已不是俊秀儒雅万杞梁,而是冰冷无情的白色骨架,闪着噤人寒光的骨架。风风雨雨不知又是几百年……那个让你心碎的日子,雍华的衣着还是掩不住你内心的淡凉,随着我的逝,原本幸福的你的心,正在慢慢死去。喜乐高奏,独坐红轿中的你心中泛起苦涩,当队伍经过我的坟前,那新土再次撩起你的愁思,悲伤之情再也无以抑制,你发了疯似的冲出轿子,扑倒在我的坟前,大声呼唤着那深藏在心已久的名字:山伯!在你欲绝的痛哭声中,又伴着雷鸣,我的坟裂开了,思郎心切的你跳了进来。于是这世上多了对双宿双飞的彩蝶。孟姜女哭长城是历久不衰的美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愧是一段佳话。是什么,造就了这跨越生死、流芳百世的爱情?是牵挂!牵挂,一个多么美好甜蜜却又苦涩的字眼。相思后终得团聚是幸福的,可白了头断了肠的苦念换来的空寥、苦楚惟有己知。李白有诗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我倒认为更是“惟有思者留其名”,那些与思念有关的总能使人铭记一生的。因为,这是人类最高尚最美好最纯洁最真实的一面啊!牵着,挂着,也许是蜜糖似的甜,也许是青橘样的酸,可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品味一个毫无遮拦的人性,不是吗?【简评】:祝英台牵挂梁山伯,孟姜女牵挂万杞梁,演绎了千古爱情佳话。今古文章最感人的莫过于,生对死或死对生的牵挂。文章大笔渲染了民间传奇,这是浓重的一笔,却也是伤美的败笔,使行文有头重脚轻之嫌。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