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品多篇[编辑]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将以《浙江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抓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争做学习型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二、工作要点:(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1、本学期,教研组结合研究课题,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浙江小学数学教学建议》的理解和把握。2、根据本年级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1、加强本年级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自身,提六年级组数学教师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2、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教学反思作为一个重点,及时沟通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落实课堂实效的情况。优化教学活动流程:研在课前:教案的设计、编写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尖子生能吃饱,将培优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探在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探”,不能让优秀学生代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发展。辅在馈中:学生对学习知识掌握如何,要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课后练习,单元独立作业,期中(终)考试等反馈,教师要注重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查漏补缺,称之为辅在馈中。思在课堂:力克泛泛而谈,要剖析实例,用事例评析。传在网上:力求精、重在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讲究数量。及时总结和交流课堂教学的经验。3、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随笔及教学反思。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三)、落实课题研究。(四)、抓实常规,提高教学水平。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反馈。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4、认真组织好教研课,磨好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5、全力以赴,备战调考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争做学习型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周次时间内容主讲人员主持13.1~3.7教师到校,学生报名注册23.8~3.14讨论制定教研计划,落实集体备课安排33.15~3.21集体备课活动: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43.22~3.28讲座(叶茂)53.29~4.4集体备课:数与代数64.5~4.11讲座(蓝建波)74.12~4.18陈奕善上研讨课评课议课集体备课活动(柳良芬)84.19~4.25智慧课堂展示系列活动(集团活动):钢笔字比赛、说题比赛94.26~5.2吴春英研讨课,评课议课讲座(吴李珍)105.3~5.9期中质量监测分析(备课组)集体备课115.10~5.16柳良芬上研讨课讲座(胡少华柳良芬)125.17~5.23吴李珍上研讨课,集体备课活动135.24~5.30课堂教学诊断活动(二),“奥数”竞赛145.31~6.6讲座(陈奕善,吴春英)156.7~6.13期末复习研讨166.14~6.20教研组资料收集176.21~6.27教学资料归库、建档186.28~7.4期末教学常规检查、评优活动197.5~7.10教研组长年度工作评估考核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二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