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说课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要下雨了说课稿.pdf

要下雨了说课稿.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要下雨了说课稿要下雨了说课稿1一、说教材《要下雨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组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下雨前种种自然现象,而且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的好课例。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坡、割、闷、伸、喊、潮、湿”等12个生字。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三、说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2、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四、说教学难点1、了解课文中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预知天气。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说教法本节课我以一个教练的身份,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了一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六、说学法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运用听、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领悟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读、说、思的能力。七、说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多媒体播放器八、说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要下雨了2、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二)、启发激趣。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小动物们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要下雨了》。(三)、初读课文内容。1、生听课文录音。师提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师出示动物图片。2、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3、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字标出了吗?4、电脑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组词,说一说字的结构?5、让学生看书中各幅图,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指导朗读。第一幅图:(1、2、3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常识?第二幅图:(4、5、6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常识?第三幅图:(7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从对话中知道了怎样的天气常识?第四幅图:(8、9自然段)让生表演对话6、师:课文中写了下雨前的几种动物,他们都有哪些表现?7、完成课本“读读说说”的习题。8、分角色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生活在农村,平时多留心观察这三种小动物,预知天气变化,告诉家长安排好田里的农活,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更要如此。师:小朋友们你们自己还知道那些小动物下雨前的反应吗?举手说一说?(五)、观看《要下雨了》动画片。(六)、拍手歌结束。九、说板书要下雨了小燕子飞低小鱼儿游出水面小蚂蚁搬家要下雨了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并作记录。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二、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五、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分组学习。六、学法阅读、问答、讨论、交流,体现“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育理念。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说说下雨前有哪些预兆。2、除了这些现象,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天要下雨呢?以这样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目的在于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拨动其思维的弦,使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感,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投入到主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之中。二、新课教学(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把生字的音读正确。设计这一环节的依据是:一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还要读出感情;其次,认字、识字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完成此项教学任务,我给学生营造了这样一个自主学习,引导发现的学习环境。故在新课教学起始阶段并让学生自由读文,与生字初次见面。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的字音,设计这一环节的理由是,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多次与生字碰撞必然有利于生字的认记。3、认读生字(采用指名读、小老师带读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争取当小老师的愿望,让孩子体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