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结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据此回答下列1-3小题。1.我国四大自然区与其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高温多雨B.南方地区四季分明C.西北地区干旱D.青藏地区冰川纵横2.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整个自然区均属于内流区域B.地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C.整个自然区都属于非季风区D.是我国陆地边界最长的地区3.图中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据此回答下列4-8小题。4.与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A.秦岭-淮河一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人口分界线5.下列能反映北方地区特点的是()A.肥沃的黑土地B.“高”与“寒”C.“鱼米之乡”D.干旱6.下列关于南方人生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的主食是面食B.传统的体育项目是溜冰C.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D.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二至三熟7.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B.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C.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D.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8.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①平原面积广大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③耕地集中连片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济南位于华北平原,读“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9.春季,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读图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冬季气温低,导致冰雪融水少B.冬季降水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C.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D.春忙季节,农田需水量大10.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B.发展节水农业C.南水北调D.海水淡化11.下列哪座山脉不属于环绕东北三省的山脉()A.太行山脉B.长白山脉C.大兴安岭D.小兴安岭12.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是()A.松嫩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三江平原13.对湿地的生态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将过多降水和来水存储起来,起到抗洪防旱的作用C.调节气候,降温降湿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14.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交通运输落后,滞后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B.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C.目前,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处在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阶段D.形成以钢铁、机械、服装、玩具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15.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是()A.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石油资源丰富D.水热资源丰富16.读图,图①山脉下东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17.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地区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社会次序安全稳定D.交通便利18.东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曲艺多具有()A.悲壮凄凉的特点B.欢乐喜庆的特点C.委婉轻柔的特点D.高亢雄厚的特点《爸爸去那儿了》第n季中村长:“明天我们要去的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这座山脉林海茫茫,非常奇特的是在山的最高峰上有个湖泊叫天池。”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19.村长:“我们的任务是准备当地特色物产,谁准备得最好,谁就有优先选房权。”你认为哪个组有优先选房权()A.金针菜、银鱼、大闸蟹B.人参、貂皮、鹿茸C.菠萝、苹果、菱角D.长绒棉、哈密瓜、葡萄干20.《爸爸去那儿了》摄制组来到该山后,发现该山的两侧同样植被生长高度不一样,因此产生了争论。请你判断,正确的是()A.两侧的老百姓种植喜好不同B.因为土壤性质不同C.因为东南坡为阳坡、迎风坡,所以生长高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