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pdf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阅读思考1.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神仙,后来经过道家的演绎,以王母娘娘的形象为世人所熟知。阅读下列节选内容,回答问题。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山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日昆仑之丘。有神一一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大荒西经》视之年的三十,修短德中,天资掩蔼,容貌绝世。——班固《汉武帝内传》(1)说一说《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2)根据材料,概括西王母的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可以从外貌、性格、品质等方面来比较。(3)结合自己了解的关于王母的故事。说说王母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地位。(4)中国的民间故事也有王母的形,你知道哪些?这里的王母是什么样的形象?2.《山海经》中记述了很多神的形象,你能说出几个吗?请选择其中一个神,说说书中记载的关于他(她)的故事。3.《南山经》中描写了总计13座山,一共跨越8190千米。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举出《南山经》中记述的异兽。(2)文中记述见异普则“其县多放士”“其郡县大水”“县有大繇”“天下安宁”的现象,食异普则“不疥”“无卧”“不妒”“不饥”的现象,想一想这些有奇特作用的异兽寄托了先民哪些愿望。(3)在《山海经》的其他作品中,出现的异兽还有哪些?你能再列举一些吗?4.《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既是我们研究原始社会难得得的珍贵资料,也是我们追寻上古先民精神的珍贵记忆。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工,其唱自议,是更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潮而不远,故为精卫,常街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北山经》荆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外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大荒北经》(1)上述材料主要讲述了哪些人或神的故事?(2)《山海经》中有类似形象的神还有哪些?请列举一两个。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材料中讲述的斗争故事的感悟。5.天山上的神帝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关于他,你还听说过哪些神话故事?分享一下。6.《海内南经》中的“巴蛇食象”,让你想到了哪个俗语?这个俗语的寓意和“巴蛇食象”这个记载有哪些不同之处?阅读思考题参考答案1.(1)西王母的样子像人,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吼叫,蓬头乱发,头上戴着玉胜。(2)①半人半兽到漂亮的人的形象;②凶神到贵妇;③凶残到贤德。(3)王母是上古神话中一位至高无上的神,是掌管生死、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4)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这里的王母正直公正、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狠心却不绝情。2.黄帝、炎帝、后羿、西王母、女娲、蚩尤、颛顼、白帝少昊、刑天、共工、夸父、精卫、大禹等。记述了刑天舞干戚、后羿射日、奇父逐日、女娲补天、黄帝大战蚩尤、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故事。3.(1)猩猩、旋龟、凤凰、九尾狐、狸力、猾襄、蛊雕等。(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大多样貌奇特、身怀异能,但大多都是古人的一“种想象。异普被赋予了美好的意义,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希望,人们心中是一个温服的慰藉,有些也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痛苦。(3)其他异普有贼羊、肥遗、弯鸟、凫溪、举父、土蝼、天狗等。4.(1)材料中主要讲述了精卫、刑天、夺父、黄帝的故事。(2)书中类似的形象还有后羿、禹等。(3)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类对生存的恐慌,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以及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刑天争神,表现出了虽然失败,但仍顽强不屈、奋斗不懈的精神。夸父逐日反映了夺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寄托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黄帝大战蚩尤深刻反映了部落之间通过战争而相互融合的历史。5.黄帝统一华夏、推算历法、种五谷、兴文字、制乐器、建宫室、造舟车等,被封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称“人文初祖”。6.俗语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比喻人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这个典故中,蛇最终吞下教了自己却永远无法满足的宰相。所以蛇吞下的是宰相,是一个人,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