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疾病名】食管癌【英文名】esophagealcarcinoma【缩写】【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carcinomaofesophagus【ICD号】C15.9【概述】食管癌是(esophageal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2000年前即对本病有所描述,称为“噎膈”或“膈症”,并提出多饮酒、饮热酒及高龄等为可能之病因。域外2世纪时,Calen医师描述过阻塞食管之新生物。Czerny于1877年首次成功切除一女性颈部食管癌,食管远端造瘘进食,存活15个月。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Torek于1913年成功地经胸切除中段食管癌。同年Zaaijer切除下段食管癌,上段食管造瘘,用胶管连接腹部的胃造瘘口进食。Kummell(1922)和Turner(1933)不开胸经纵隔钝性盲目分离切除食管,用胃上提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术。Lewis(1946)和Tanner(1947)分别报告了经右胸和腹径路切除中三分之一处的食管癌。1940年吴英恺等在我国首次成功地为一病人切除食管癌并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来在我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努力工作下,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县市级医院都能胜任切除手术,高发区少数乡镇医院每年也能手术治疗大量食管癌病人。术式多样化,食管代用器官以胃为主,少数作者也有习惯用结肠或空肠移植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肿瘤切除率也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从当年吴英恺创业时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4%。【流行病学】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其死亡率一直位居世界首位。根据1997年卫生部和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公布的全国27省、市抽样地区10种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构成及位次统计资料,中国食管癌世界调整死亡率为20.4/10万,在胃癌、肝癌和肺癌之后居第四位。如按性别分析,男性中死亡率为27.7/10万,保持第四位;女性中死亡率为13.6/10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近15年居民死亡原因的统计显示,高发区河南林县男性死于食管癌者占各种肿瘤死亡的64.6%,女性占63.2%。从上述大量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食管癌仍是近年来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需要深入探索研究其发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寻找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食管癌的流行病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区性分布食管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地区相当集中。其发病率在河北、河南、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在各种肿瘤中高居首位,其中河南省死亡率最高,以下依次为江苏、山西、河北、陕西、福建、安徽、湖北等省。年平均死亡率在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19个,最高的是河北省邯郸市(303.37/10万)和磁县(149.19/10万),山西省的阳城(169.22/10万)和晋城(143.89/10万),河南省的鹤壁市(169.22/10万)和林州市(131.79/10万)。对流行地区分布的深入分析发现,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可以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低水平地区相距很近,而死亡率水平却可相差几十倍到二、三百倍。由高死亡率水平到低死亡率水平常形成明显梯度,呈不规则同心圆状分布。主要的高死亡率水平地区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闽南和广东东北部地区;苏北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存在高发区,哈萨克斯坦的古里亚夫、伊朗北部的土库曼、南非的特兰斯开等,其发病率均超过100/10万。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高发区,如独联体哈萨克的古里亚夫、伊朗北部的土库曼、南非的特兰斯开等地,其发病率均超过100/10万。事实上食管癌发病的地区分布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10万分之100的“亚洲癌带”。该地带覆盖面积辽阔,起自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土耳其,直至中国东部,其中包括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塞拜疆。伊朗东北部和阿富汗的土库曼沙漠,以及中国的七个地区,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中北部的河南、河北、山西,福建南部与广东东北部。除特兰斯开外,非洲、西肯尼亚与南马拉维之发病率略低,在北非及西非食管癌罕见。拉丁美州有两处发病率高于15/10万。其一是波多黎各及牙买加等加勒比海岛国;另一处为巴西南部、乌拉圭及阿根廷之东北部。欧洲发病率超过30/10万的有法国的诺曼底、不列坦尼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