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基础知识题库.pdf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基础知识题库.pdf

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基础知识题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乡村和城镇基础知识题库选择题1、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在展现城市悠久历史、文化魅力和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近年来,各地兴起更多带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下表示意1990年和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博物馆的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990年,我国博物馆密度高值区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是因为华东地区()A.对外开放早B.辐射范围广C.旅游资源多D.文化投入多(2)2018年,我国博物馆密度高值区呈多核心分布,各核心的形成依赖其中心城市的()A.产业结构B.经济实力C.交通状况D.文化特色(3)下列能彰显地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是()A.山东—冰雪旅游B.广东一重工业转型C.贵州—大数据产业D.江苏—中原历史名人答案:DB1C【提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传统民居的样式和风格不尽相同。下图邮票呈现的是我国四个典型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四个传统民居所在地区中,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为越剧的是()A.甲B.乙C.丙D.丁(2)甲邮票中的民居建筑,多坐北朝南,正南正北方位感强。这主要是为了()A.防水防潮B.不占农田C.整齐美观D.防风取暖答案:CD【提示】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剧是江苏苏南地区的代表性地方剧种。“越剧”中的“越”指吴越地区。故选C。(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民居多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采光取暖、防风防寒。故选D。3、城市下凹式绿地是一种生态型的雨水渗漏设施,其高度低于周围路面,也称低势绿地。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下图为城市下凹式绿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凹式绿地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原因是()①调节水汽输送②调节地表径流③减少大气降水④增加雨水下渗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图中挡水堰(卵石)的主要作用是()①减轻地表径流的侵蚀②增加下渗量③利于储水④利于植物生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种植在下凹式绿地中的绿化植被,最好选择()3A.观赏性强的植被B.遮阳性好的植被C.本地耐旱植被D.本地耐渍植被答案:CAD【提示】城市化的利弊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AD4、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4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2)2010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A.自来水厂B.大型超市C.大型服装批发市场D.造纸厂答案:A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1980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呈带状延伸,2010年受铁路、公路吸引,城区向交通干线沿线拓展。故选A。(2)读图可知,在2010年产业布局中,造纸厂位于城区,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故选D。5、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可收集、输送和净化雨水径流。图5示意两种不同模式的植草沟结构,植草沟底部的渗排水管管壁有许多孔隙。研究发现,台阶型生态植草沟削减雨水径流量作用更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5(1)植草沟能缓解城市内涝,主要源于其()A.加快汇水速度B.净化水中污物C.增加雨水下渗D.增加蒸发蒸腾(2)植草沟底部的渗排水管管壁有许多孔隙,其主要作用是()A.减少水体含沙量,防止堵塞B.减少管道制作材料,节约生产成本C.吸附水体污染物,净化水质D.加大管道进水面积,提高排水效率(3)台阶型生态植草沟削减雨水径流量作用更强的主要原因是()A.增大坡面土壤孔隙,加快下渗速度B.减缓雨水径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