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pdf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pdf

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cm3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33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휌水=1.0×10kg/m,取𝑔=10N/kg)()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答案:C解析: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3-63퐹浮=휌𝑔푉排=1×10kg/m×10N/kg×170×10m=1.7N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1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排水,减轻潜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排水时,重力小于浮力,故上浮,进水时,重力大于浮力,故下沉,故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8kg的水。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Pa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m3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kg/m3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Pa答案:C解析: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퐹10kg×10N/kg푝===5000Pa푆500×10−4m2故A错误;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2푚8kg푉===0.008m3휌1×103kg/m3故B错误;C.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当物块M放在圆柱体上时,增加的压强为푚푀𝑔푝=푆A而将M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即为浮力所产生的压强,故压强的变化量为휌水𝑔푉푝=푆B两式相等,经整理可得휌푆A2水33500cm33휌==1×10kg/m×2=2.5×10kg/m푆B200cm故C正确;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퐹8kg×10N/kg푝===4000Pa푆200×10−4m2故D错误。故选C。3、两个质量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分别装满水和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所装的水和浓盐水质量刚好相等。现在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待静止后鸡蛋的状态如图所示。水和浓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3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答案:A解析:CD.由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高度相同,分别装满水、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的深度相同,鸡蛋在水中下沉,说明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在盐水中漂浮,说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故ρ水<ρ盐水,根据푝=휌𝑔ℎ可知,高度相同,故压强关系为푝甲<푝乙故CD错误;AB.由图可知:鸡蛋在水下沉,在盐水中处于漂浮,则퐺排水=퐹甲浮<퐺鸡蛋퐺排盐水=퐹乙浮=퐺鸡蛋所以퐺排水<퐺排盐水由于甲、乙分别装满水、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所装的水和浓盐水质量刚好相等,则퐺水=퐺盐水放入水和浓盐水中鸡蛋完全相同的,则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퐹甲=퐺水+퐺鸡蛋﹣퐺排水퐹乙=퐺盐水+퐺鸡蛋﹣퐺排盐水所以퐹甲>퐹乙4故A正确;B错误。故选A。4、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퐹1、퐹2、퐹3,水的密度用휌水表示,待测液体的密度用휌表示。则下列关于휌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퐹1−퐹2퐹1A.휌=휌水B.휌=휌水퐹1−퐹3퐹1−퐹3퐹1−퐹3퐹1−퐹2C.휌=휌水D.휌=휌水퐹1−퐹2퐹2−퐹3答案:C解析:由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