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设计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设计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docx

最新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设计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设计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设计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篇一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一、创设比赛场景,在活动中激趣谈话: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口算速度快,正确率高,想不想显一显身手?那我们来一个速算比赛怎么样?a组b组(1)135×6+65×6(1)(135+65)×6(2)9×37+9×13(2)9×(37+13)在a组同学不服气,说b组容易时,教师激趣:是吗?b组容易?那我们再来一次好吗?a组b组(1)(10+4)×25(1)10×25+4×25(2)(4+8)×125(2)4×125+8×125谈话:为什么这次a组又输了?观察观察,可不要冤枉了老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小结: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一切数学知识来源于发现问题,而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有所成就在于他发现问题。看看今天我们的同学们发现一个怎样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吗?给自己鼓鼓掌!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有5个同学就要去参加“海安县首届批发王杯少儿才艺大赛”了,声乐兴趣小组的于老师准备为他们每人买一套一样的漂亮服装,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评析:玩是学生的天性。心理学分析表明:促进人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如何让学生玩出效果来?教师提供了一个“竞赛”的机会,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竞赛的不公平,近而寻找不公平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了同组算式之间的关系。】二、创设活动情境,在合作中探究1、交流算法,初步感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谈话: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于老师可以怎样搭配服装?(1)学生的选择方法1: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安排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板演,并了解全班学生采用的什么方法)反馈:你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什么这样列式?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再分别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课件显示)谈话:两个算式解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计算结果也相等,那你会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教师巡视。[教师板书:(65+45)×5=65×5+45×5],让学生读一读。(2)学生的选择方法2: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提问:买5件短袖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式:32×5+45×5和(32+45)×5再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板书:(32+45)×5=32×5+45×5]启发:比较这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深入体验,丰富感知。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信封中的练习纸,想一想在这几组算式中,哪些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在□里画=号),哪些不能?当然你可以先计算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得数,也可以仔细观察。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中间的□里画“=”(1)(28+16)×7□28×7+16×7(2)15×39+45×39□(15+45)×39(3)74×(20+1)□74×20+74(4)40×50+50×90□40×(50+90)(5)(125×50)×8□125×8+50×8分组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最后两组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起来?有办法使他们变得相等吗?(课件显示修改过程)谈话:你能写出几组类似这样的式子吗?大家动手写一写。(提醒学生认真算一算你写出的等式两边是不是相等)学生举例并组织交流。(比较这些等式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3、反思学习,揭示规律提问: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像这样等号左边和右边的式子都会相等,这是不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存在?谈话: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如果用a、b、c代表上面等式中的数,这个规律怎样表示?[板书:(a+b)×c=a×c+b×c板书好适当图例解释意思]小结: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课件显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