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端午节随笔端午节随笔14篇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随笔,欢迎大家分享。端午节随笔篇1她,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手上拿着把弯刀,背着背篓。又再为今年端午节的粽子找“衣服”穿。“今年粽叶被虫吃了不少啊。”老人自言自语道。语气中透露出丝丝惋惜。拿着弯刀,又弯下腰,开始收割起粽叶来。烈阳无情的照射在大地上,丝毫不为这位老人减弱些温度。经过一个晌午的努力,老人终于把需要的粽叶割够了。背着赶回家里面做饭。“快看!奶奶回来啦!”稚嫩的声音响起,从远处屋子里跑来两个小孩子。这两个小孩子是老人的孙子,哥哥叫小文,弟弟叫小武。意喻文武双全。“奶奶,我帮你拿着刀!”小武说道。但奶奶说离家不远了,自己拿着就行。到家吃完饭后,老人拿出一个大盆子。这是平时腌制咸菜用的,现在要洗、泡粽叶。来到江边,老人一张一张的'把粽叶叠好,并用瓜瓤一张一张的刷好。“不能刷破,也不能刷不干净。”这是老人洗粽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洗好的粽叶要放水里泡一个晚上,第二天粽叶黄了,软软的,才好包粽子。后天就是端午节了,老人放好粽叶,连忙去集市上买了黄豆、绿豆、糯米等包粽子需要的物品。嘴里还碎碎念着:小文小武随他爸要吃绿豆馅的,我儿媳妇喜欢吃黄豆的……忙碌了一天,老人终于买好所有东西,就等明天包粽子了。然而,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明天会更累。早早起来把粽叶捞起来,洗好黄豆绿豆等,找张凳子放家门口,放好材料,把线放在兜里,坐下来,便开始包粽子了。先均匀铺一层糯米在叶子上面,再放一把黄豆在糯米上面,接着放条猪肉在黄豆里面,再用黄豆跟糯米覆盖,将粽叶包起来,用绳子缠好,便做好了一条粽子。老人不但要做自家吃的粽子,还要包几条大粽送人。大粽其实也就是放大版的粽子,送人较好。小文小武在旁边看着,有时递水给奶奶喝,但是小孩子难免无聊犯困,中午便去睡了。奶奶却照样包着粽子。“这10条粽子是留给小文小武吃的,这10条是给儿子和儿媳吃的,这些大粽拿给村头王婶,她一个人应该没包粽子……”老人又一次自言自语。将粽子放进大锅里,加水,放柴烧火。从下午五点,熬到凌晨两点,应该就能熟了。老人心里想着。在这九个小时里,老人昏昏欲睡,头就跟钓鱼似的,她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不断告诉自己,就快熬好了……呲!老人被灶里的柴火烫了一下。这反倒让她清醒了许多。锅里的粽子已经煮好了,老人拿出两条粽子,放在桌子上。这是留给小文小武的早餐。第二天中午,老人起床了。她没顾得上吃粽子,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她的儿子:“啊辉啊,到哪了?快到家没?粽子包好了!”老人匆匆忙忙地说道。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声音:“妈,我端午不回去啊!我记得我大前天才打电话跟你说过不回去。”老人愣了一下。回复道:“那我包了些粽子,我叫小李寄上去给你吧!”“不用了,妈!想吃我自己会买的,老板又叫我了,我要去干活了!”“哦,好,那你先……”没等老人说完话,儿子就挂机了。“人老了…忘事了……”老人再次自言自语。把粽子放在谷仓里后,老人拿了两条大粽,往村头走去……过了许久,那十条留给儿子儿媳的粽子发霉了。端午节随笔篇2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空气有些冷,虽然已过夏至……空气里又弥漫了端午节的气息,那个古老的节日,那些古老的风俗至今依旧在我的记忆里。家乡在秦岭一带,端午节风俗既传承了北方的精华又不乏南方的色彩,但无论怎样,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我们这里,端午的前几天,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蓼叶(一种包粽子的草本植物叶),蒸酒米,盘算着到底要包多少粽子。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外形小巧玲珑,粽肉晶莹剔透,看一眼都忍不住要流口水。在家乡吃粽子也一定要放点糖,粽子煮好了,把蓼叶剥掉,放在碗里,撒上点糖,再蘸一蘸,咬一口,甜甜软软,散发着淡淡的蓼叶的清香,吃到嘴里,更是润滑爽口,糯米的清香也因此泛起,令人久久回味。真正到了端午节的那天,其实家家户户都忙着走邻串友去了。提着几个粽子到亲戚家做客,也算是表表心意。我们一般都是在自家吃过早饭才出发的,一家子老老少少的。这家的端午饭食最丰富的,也算是为了庆祝一家人团聚吧,总会有十几样农家小菜。吃饭时,大人们总喜欢把菜夹过来盛过去的,我倒是不屑一顾,一家人,还讲什么客气,想吃什么就吃嘛,不等菜上完,就已饱得差不多了……除了吃粽子,走亲戚,家乡的端午节其实还有很多风俗。摘艾蒿,做香包,喝雄黄酒……都渐渐近了,时代在变化,端午的习俗也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去外地旅游度假的,渐渐多了,但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终究不会改变……雨还在下着,清亮,树木变得葱郁。端午节快来了,也许,今年的端午节是不同寻常的……端午节随笔篇3快端午节了,我一向不忘一次的端午节。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增江河,那里人山人海,大家都是来看龙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