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之《六国年表》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史记选读》之《六国年表》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史记选读》之《六国年表》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史记选读》之《六国年表》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史记选读》之《六国年表》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中“表”的体例特点2、解读《六国年表序》,掌握读表的方法。3、体会太史公在其中的历史倾向性●教学重点:1、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内容2、认识“表”在《史记》中的作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史记》中的“表”《史记》的“表”共有十篇,可分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另一类是人物的年表,一些传不胜传的人物,就以表载之。史表的创制,是《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二、“十表”存目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三、大家论“表”应劭云:“表者,录其事而见之。按《礼》有表记”;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著者须表以明之,故曰表也”(司马贞《史记索隐三代世表》);刘知几曰:“表以谱列年爵”(《史通》卷二);郑樵曰:“表以正历”(《通志总序》);顾炎武曰:“表所由立,昉于周之谱牒,与纪传相为出入”(《日知录》卷二六);汪越曰:“按表者,纪月编年,聚而为绘图指掌,经纬纵横,有伦有脊”(《读史记十表》);牛运震曰:“史之有年表,犹《地理志》之有图经,族谱之有世系也,昔人推之,以为史家之本源冠冕。盖事繁变众,则年月必不能详;世积人多,则传载必不能备。年表者,所以较年月于列眉,画事迹于指掌,而补纪传书志所不及也”(《史记评注》卷三)……概而言之,“表”以时间为线索,直观、系统、简明地表述历史事件,可与纪、传、书、志等史体参照互补。自从司马迁创立“表”这种史体之后,对“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以刘知几为代表,认为《史记》所创立的表“无用”……未见其宜。何则?……观马迁《史记》则不然。夫天子有本纪,诸侯有世家,公卿已下有列传,至于祖孙昭穆、年月职官,各在其篇,具有其说,用相考核,居然可知。而重列之以表,成其烦费,岂非谬乎!且表次在篇第,编诸卷轴,得之不为益,失之不为损。用使读者莫不先看本纪,越至世家,表在乎其间,缄而不视,语其无用,可胜道哉!”(《史通》卷三);还有一种看法则可以郑樵为代表,认为“表”是史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史记》一书,功在十表”。顾炎武也很重视“表”:“凡列侯将相、王公九卿,其功名表著者既系之以传,此外大臣无积劳亦无显过,传之不可胜书,而姓名爵里存没盛衰之迹要不容以遽泯,则于表乎载之。又其功罪事实,传中有未悉备者,亦于表乎载之。年经月纬,一览瞭如”(《日知录》卷二六)。四、解读《六国年表.序》一、识词义1、周东徙洛邑2、僭端见矣3、先暴戾,後仁义4、六卿擅晋权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6、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7、事异变,成功大8、法后王9、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二、思内容1、《六国年表》是以什么材料为基础撰写的?为什么依据这部史书?2、《秦记》所描述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3、你能不能从序文中太史公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