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1(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结合地理教学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1、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2、重点、难点的处理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1)图领全文培养能力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2)知识拓展共同探究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3)亲身体验参与实践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三)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大周(9月1日——9月14日)第一章第二大周(9月16日——9月30日)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一次月考第三大周(10月3日——10月17日)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第四大周(10月19日——11月2日)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复习期中考试11月3——5日第五大周(11月6日——11月20日)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第六大周(11月22日——12月7日)第四章第二次月考第七大周(12月9日——12月23日)第五章第八大周(12月25日——2009年1月7日)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2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科学,它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湘教版为七年级地理上册制定了一套教学计划。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教学计划的内容,以及如何生动有趣地进行教学。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共8课时)本单元主要讲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上的地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解释造成白天和黑夜的原因。此外,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例如物理地图和政治地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图的作用和使用。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共6课时)本单元主要讲解宇宙的组成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宇宙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让学生对比地球的大小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巨大,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制作太阳系模型,了解太阳系的构成。第三单元:气候与气象(共8课时)本单元主要讲解气候和气象的概念,以及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象仪器,加深学生对气候和气象的理解。第四单元:地形地貌(共8课时)本单元主要讲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地理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感受不同地貌的特点。同时,可以使用地图和卫星影像,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规律。第五单元:水资源(共6课时)本单元主要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性。同时,可以进行水资源利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