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精选).doc
上传人:一只****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精选).doc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精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10/NUMPAGES总页数1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精选)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教诲(huì)荻港(dí)承载(zǎi)锐不可当(dāng)B.绯红(fēi)轻盈(yíng)仲裁(zhòng)殚精竭虑(dān)C.凌空(lín)翘首(qiáo)敛声(liǎn)眼花缭乱(liáo)D.凛冽(lǐng)默契(qì)娴熟(xián)一丝不苟(gǒu)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C.跑完了5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B.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D.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次风雨交加都是上天的考验,每一场电闪雷鸣都是与时间在赛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B.“选贤与能”“矜寡孤独”“盗窃乱贼”都是并列短语。C.“电光火石间,一根崭新的通讯电杆再次巍然屹立。”句中“电光火石间”是状语。D.“最近,蔡徐坤、朱正廷、范丞丞、丁泽仁等男明星参加青少年节目引发争议。”句中标点使用正确。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②⑤③①⑥④B.②③⑤⑥①④C.④②③⑤①⑥D.④②⑤③⑥①7、诗词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3)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无法找到精神归宿,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自己在黄鹤楼上所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令仪被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注:①市井人:生意人。②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12.于令仪的做法,有人称赞,也有人批评。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立场,并结合文段说说理由。10.C11.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12.亮出观点,称赞或者批评。人物:善良、宽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言之有理即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周幽王失信身亡周宅酆镐①,近戎②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③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④之下,为天下笑。(注释)①周宅酆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④骊山:今陕西临潼东。1.解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