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疑问句。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3、引导学习读懂课文,揣摩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巩固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谁来说一下。在进入故事之前,首先让我们认清并读准这些生字词语二、巩固字词1、读一读草垛哄笑捋着缠绕遗迹甚至奠定陨石孤零零突兀2、理解词意:陨石:是从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来到地球的石头。地质学家:从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和地球构造、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并且成绩卓越的科学工作者,称地质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50万年)。冰川: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分布在陆地上长期存在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秦岭: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是中国自然地理南北气候分界线.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送入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容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后完成以下问题。)三、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2、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3、李四光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解答自己的疑问的?4、李四光取得这个成就靠的是什么?四、学习课文问题一、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指名说、师总结、齐读)本文讲述的是()小时候对()产生了疑问,通过()终于弄明白了()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的可贵品质。问题二、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1、“七八个孩子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他围起来。”2、“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3“这么大的石头掉在地面上,为什么没卧进去?”(这么特别的石头,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说)李四光和你们一样,心中也充满了许多疑问?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疑问,他都问了谁?结果怎样?指名回答)出示课件:(齐读、分角色读:旁白、陈二爹、爸爸、李四光四名同学)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说:“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陈二爹捋着胡子说:“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李四光不相信,又去问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叫‘陨石’。或许这块石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地面砸进去一个很深的坑。可他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爸爸摇摇头,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问题三:(过渡:李四光对陈二爹的回答不相信。对爸爸的回答仍不满意。“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看屏幕)出示课件:这块大石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周围找不到别的石头呢?这些问题一直缠绕在李四光的脑海里。长大后,李四光到英国学习地质学,考察了(),明白了()。他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回国后,他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1921发现了(),后来又发现了()。(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五、总结升华:1.同学们,一块特别的石头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一块特别的石头,让李四光寻寻觅觅,终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2、李四光取得这个成就靠的是什么?(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探索)小结:是啊!李四光正是靠着这种爱提问、爱思考、爱研究的精神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谈感受)只要我们遇事向李四光那样爱提问、肯动脑,一定也会很优秀的。六、课堂检测:一、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2、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二、填空。本文讲述的是()小时候对()产生了疑问,通过()终于弄明白了()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的可贵品质。七、板书设计: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