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含.pdf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已是深冬,天色有些阴①(huì),他不知不觉来到了这空旷的原野,远处的一缕炊烟轻飘飘地飞向天空,看到这炊烟,他想起了在家里的母亲,脑海浮现出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和声音。可他现在生活过得很拮据,哪有脸回去,当初母亲在后面拼命地喊,让他不要走,他却②。他是铁了心地要出去闯一下,怎么会理会母亲的劝告呢?当然,母亲有母亲的道理,他以前一直都没明白,如今明白了,却不好意思回去了。天色不知何时变得亮了,他站起来,大喊一声:“母亲,我长大了,再苦再累,我也会受着。”1.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与加点字“旷”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蕙guǎngB.诲kuǎngC.晦kuàngD.惠kuāng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置之不理B.歇斯底里C.不容置疑D.十拿九稳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想起了在家里的母亲,脑海出现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和声音。B.他想起了在家里的母亲,脑海浮现出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C.他想起了在家里的母亲,脑海呈现出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和声音。D.他想起了在家的母亲,脑海浮现出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音。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远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②鲁迅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④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⑤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A.④⑤③①②B.⑤④②①③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②①③5.班级某学习小组同学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讨论,他们讨论的议题是“敢于面对苦难,坚忍顽强,坚持奋斗,最终实现目标”。下列材料与讨论议题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坷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他磨炼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B.雷锋同志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使得平凡的人生有了不平凡的意义。C.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他曾一人去山上寺院里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他还有着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D.袁隆平青年时期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弃,坚持奋斗,做了一辈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产量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6-7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①[宋]辛弃疾枕簟②溪堂③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④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⑤,且休休⑥。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⑦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注】①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②簟(diàn):竹席。枕簟是夏秋乘凉的卧具。③溪堂:筑在溪流边上的阁楼。④浑:全。⑤咄咄:表示失意的感叹。⑥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⑦筋力:精力。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写出了气候变化,已入深秋,枕簟凉,溪堂冷,这种清冷的感觉。这种清冷之感,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表现。B.上阕选取了枕簟、溪堂、断云、湖水、红莲、白鸟等意象,营造了清冷静谧的意境。C.“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运用典故,写词人何妨像司空图一样纵情山水,欣赏大自然一丘一壑的美丽风光。D.本词最后两句变旷达为悲凉,流露出“烈士暮年”无用武、“壮心不已”竟蹉跎的悲愤和凄怆。7.“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分析。(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8-10小题。(10分)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⑤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⑥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