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B)test06.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英语(B)test06.ppt

大学英语(B)test06.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B)Test6PartIUseofEnglish(10points)2.—Hello,I’dliketospeaktoMark,please.—.A)Yes,I’mMarkB)ThisisMarkspeakingC)It’smehereD)Thisisme解析:从本题的对话可看出,情景是在打电话。第一说话人打电话给马克,接电话的恰好是马克,因此选择B。Thisis……speaking常用在打电话的时候,相当于“我就是……”。打电话(Makingtelephone)1.Whoareyou用英语打电话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问对方“Whoareyou”。因为用中文打电话或接电话时,常用“你是谁”来询问对方,以了解他的身份。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这样发问。电话交谈有其特殊性,即谈话对方无法借助于面部表情进行交流,所以措辞比平常更加恭敬。在询问对方姓名时,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这几种:Whoiscalling,please?/Whoisspeaking,please?MayIhaveyourname,please?Wouldyoutellmeyourcompany’sname,please?MayIaskwho’sspeaking?WhomamIspeakingto?CouldIaskwhoI’mspeakingto?Howdoyouspellyourname,please?如果是替别人接电话,还可以说:“WhatnameshallIgive?”或“WhoshallIsayiscalling,please?”如果是熟悉的朋友之间讲话可以随便些。如从声音中来判断对方是谁,可以问“Isityou,Mary?”但要注意,这只限用于熟人之间。而谈论公事的正式场合,不可以随便这样说。2.I’mMr.Wang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打电话一方常说“我是……”,但在英语中在电话中说明自己的身份、姓名时应该说:“Thisis……speaking.”要说明的是,西方人不自称为“My……”。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ThisisWangLispeaking”。接电话一方常常是先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或姓名报给对方,以避免在双方正式通话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比如可以说:“Thisis81623.”或“ThisisJohnLi’sphone.”当然也可以说“ThisisJohnLispeaking.”3.如何理解“speaking”在打电话时,常遇到以下情况:A:Hello,ThisisMaryspeaking.CanIspeaktoTom?B:Speaking.如何理解其中的“speaking”呢?是不是B没有听清A所说的,让A再说一遍呢?不是的。“Speaking”是“ThisisTomspeaking”的省略说法。听到“Speaking”之后,打电话的一方应该明白他已经找到了要找的人,应该尽快进入话题,开始正式交谈。3.—Canyougooutwithusfordinnerthisevening?—.A)No,IalreadyhaveplansB)ThanksalotbutI’mbusytonightC)No,Ireallydon’tlikebeingwithyouD)I’mill,soIshouldn’tgooutfordinner解析:本题的第一说话人想请对方一起出去吃晚饭。如果不接受邀请,礼貌的方式是要表示歉意或感谢并说明理由,因此最佳的选择是B。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语气很客气。同样,在回答时也很有礼貌。所以,无论是否接受邀请,使用的表达方式都很礼貌。如果能接受通常说“Yes,I’dloveto.Thankyou.”(好吧。我很乐意去,谢谢!)如果因确实有其它安排而不应邀,一般要先表明态度是愿意去,然后再道歉说明自己不能去的原因。注意说原因时一定要清楚、具体,绝不含糊。否则,对方就会误以为你是不愿意去而不高兴。这时,你应该说:“I’dlovebutI’msorrytosaythatIhaveotherplans.MybrotherwillhaveabirthdaypartyatthattimeandIwasinvitedtogo.”(我非常愿意去,但实在是很抱歉,我还有其它的安排。我弟弟邀请我去参加他的生日晚会了。)这样说还是不够客气。最后,应加上一句“Thankyouallthesame.”(尽管我不能去,但还是要感谢他的盛情邀请。)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常犯的错误有二。一是非常生硬地拒绝别人的邀请,直接用“No”来回答,这样是失礼的。二是按照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太含蓄,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使西方人不知道你究竟是什么态度。比如一个中国人在接到一个Englishspeaker的邀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