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工厂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工厂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docx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工厂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工厂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_工厂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为规范本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使在本厂范围发生的事故、事件能够达到快速、准确的逐级上报,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篇1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单位及有关部门接到事故单位报告后,应按下列情况分别上报。1、发生死亡事故,应在发生事故后24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在报告的同时,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死亡事故由局安全生产组每月统一上报。二、事故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人。三、事故报告之后,要跟踪事故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续报,直到处理完毕。最后,还要回头检查。四、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制定出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报告渠道畅通。事故报告力求及时、准确。对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迟延不报的,由局安全生产组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篇21、目的为规范本厂事故、事件报告管理,使在本厂范围发生的事故、事件能够达到快速、准确的逐级上报,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制度。2、主要内容与适用本制度适用于采厂各部门。3、引用标准和政策规定3.1国务院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2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3建设部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3.4国家建设部、有关省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3.5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4、定义4.1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发生了违背人们意愿,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或物质的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事故。4.2事件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5、事故、事件类别5.1人身伤害事故、事件5.2职业病5.3设备事故、事件5.4火灾5.5交通事故、事件5.6未遂、违章5.7相关方投诉6、报告范围发生在本厂范围内的所有生产、生活中的一切事故、事件都必须按规定程序向安全科上报。7、报告时间规定7.1事故上报时间规定:7.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安全科,班组安全员或生产负责人应立即向采厂安全科和厂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7.2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本厂立即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上报县安全监督局、镇安监站、派出所。7.3发生事故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个人或班组应及时向采厂安全科进行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8、事件上报规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性事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班组长,班组长在采取控制措施的同时向安全科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理情况实行逐级上报。生活中发生的非生产性事件,现场人员要先进行调解,在无法调解或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必须向安全科或镇政府派出所报告。9、事故、事件的响应程序规定事故、事件发生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必须对现场采取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10、事故的登记和报告:10.1厂里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所在部门领导必须立即报告厂长、安全科,厂领导必须在1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工种、职称、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及直接原因等用电话或其他方法迅速报告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10.2厂里发生轻伤事故,所在部门领导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厂安全科。10.3事故现场必须保护。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两名以上)画出草图或拍照。如无特殊原因,轻伤事故现场需安全科同意,重伤事故,多人事故、死亡事故需经市劳动局同意方可拆除。11、其它要求11.1事故、事件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瞒报。11.2保护好事故、事件现场,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11.3事故、事件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1.4安全科要建立事故、事件报告登记台帐,并对较大的事故事件造册登记、存档保存。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篇3一、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