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Ch****91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荷花教学设计最新精编.docx

荷花教学设计_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荷花教学设计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花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荷花教学设计1《荷花》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本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材解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色的美丽,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创新。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课文重点句段的课件。2、荷塘的挂图及风光图片。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2、搜集关于荷花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香古色赏荷花1、导语:同学们,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课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配乐古筝曲《出水莲》。)大家想读吗?(齐答)你能看出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吗?(学生读、交流;教师板书:荷花。)2、(课件出示荷花国画的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3、交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搜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生汇报。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分别是什么。)4、小结:看来,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5、过渡: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荷花》。(生齐读题目。)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出示微课:配图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国画的选配再加上民族音乐的协调配合,从声音、图像、文字等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扫障碍1、检查预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适时鼓励评价:课前应该认真预习!熟读课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习方法。)2、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美美地读一读吧!(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小组成员轮流指读、正音。注意读准“花瓣儿、花骨朵儿”的儿化音。(2)选择重点字识记:“蓬”在“莲蓬”一词中读轻声。“胀”是翘舌音。区别形近字:“姿”和“资”;“佛”和“拂”;“蹈”和“稻”。(3)强调“蓬”的写法。(课件演示“蓬”的书写。)(4)教师选择1~2个生字范写,学生练写。教师把字写得好、坐姿正确的学生照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增强榜样的力量。(5)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自然段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清香:清淡的香味。饱胀:形容饱满。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4、激趣竞赛读:同学们对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很好,把这些字词回归到课文中,同学们是不是能读得更流畅、更生动呢?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学生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初学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带着要求读文,边读文边思考,读透课文,从而在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能够对课文感悟、理解得更深刻、透彻。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过渡:叶圣陶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是有思路可循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这篇文章作者是怎样观赏荷花的呢?又是怎样描写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预设:课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