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复习计划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复习计划篇1(一)目的和要求:本轮复习为四月调考前的复习,也是中考前的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约为40天。本次复习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归纳、提高的目的。本轮复习,要求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使用复习资料,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为达到中考取得优异成绩而共同努力。(二)重点与方法:复习中依托课本,分块复习,按初中数学知识的内容,将复习内容分为七大块。(1)数与式;(2)方程与不等式;(3)函数;(4)基本图形;(5)图形与变换;(6)统计与概率;(7)综合探究。针对每一模块的复习方式是:知识要点归纳→典型例题分析→学生巩固练习→检查测试→查漏补缺。第一轮复习将以课本为主,深钻教材,注重课本,典型例题的研究,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形成网络,对课本中的例题、重点习题及单元测试题弄懂会做,同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培养及应用。(三)资料的使用:数学复习资料,以自编资料为主,(自编题主要来自于课本),同时辅用市、区提供的复习资料。(四)复习时间及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3月10日实数3月11日整式与分式3月12日二次根式3月13日方程与方程组3月14日不等式(组)3月15日(周六)应用题(一)3月17日应用题(二)3月18日测试(一)3月19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3月20日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3月21日二次函数的应用3月22日(周六)测试(二)3月24日三角形及多边形的性质3月25日全等三角形3月26日相似三角形(一)3月27日相似三角形(二)3月28日四边形3月29日(周六)测试(三)3月31日圆的基本性质4月1日直线与圆4月2日多边形与圆4月3日圆的有关计算4月4日圆的有关计算4月5日(周六)测试(四)4月7日图形变换(平移、对称、旋转、位似)4月8日投影与视图4月9日统计4月10日概率4月11日测试(五)4月12日(周六)专题(1)图形与坐标4月14日专题(2)图形与证明4月15日专题(3)探究综合4月16日专题(4)探究综合4月17日模拟测试(1)4月18日试卷讲评4月19日(周六)答疑复习计划篇2一、复习目标1.掌握并熟记地理基础知识。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3.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17-18周1-2章5课时19-20周3-4章5课时20周综合训练3课时三、复习措施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复习题,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结合课本中的图来完成,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综合模拟试卷,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第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加强抽查力度。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复习计划篇3首先要分析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然后再去确定毕业总复习的任务,找出知识点中的复习重点、难点、关键,接着计划好具体提高教学的措施,最后再具体安排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指导思想】本学期将进入复习阶段,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优等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让学生更系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