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的综述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的综述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国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统计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统一账户制度》等,并进行了数据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本文就统计体制视角下的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研究做一综述。一、我国的统计制度1.统计法律和法规的制定1982年12月27日,《统计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是我国的第一部全面规范统计工作的法律。1988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993年实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这两个标准体系为我国经济统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2.统计制度的构建我国统计制度构建了包括中央政府、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在内的三级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是全国性统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立县、市、区统计局,并成立统计协调会议等机构,协调统计工作。二、统计数据的质量1.概念统计数据的质量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可比性等方面的等性能,反映数据是否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某一现象。2.影响因素数据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如下四个方面的影响:(1)数据采集:统计信息的获取方式、采集人员的素质、采集工具是否标准、采集过程是否规范等。(2)数据处理:数据资料输入、清洗、分析和编制等方面的处理。(3)数据发布:数据发布的及时性、精度和准确性等。(4)用户使用:数据使用者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等方面。三、数据质量的评价1.统计数据质量评价内容统计数据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时效性等几个方面。(1)完整性:完整性是指数据是否真实、全面,是否涵盖了所有有关信息。(2)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数据的精度、正确性、无误差性等方面。(3)一致性:一致性是指数据是否在不同统计口径之间、不同层次之间、不同时期之间保持一致。(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数据在不同时间、地点、对象之间的可比性。(5)时效性:时效性是指数据发布的及时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2.指标体系通过构建优化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三方面:(1)评估目标,界定评估的目标和范围。(2)数据收集和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和整合等数据处理活动。(3)统计数据发布,包括发布方式、发布信息和数据发布后的反馈等。四、数据质量监测和管理1.数据质量监测数据质量监测是指对统计工作中各个环节的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数据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质量标准、数据采集与计算、数据价值和数据应用的检测和评价。2.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是指对统计工作中所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在数据质量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统计软件和自动化系统的支持和协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五、结论我国在统计体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法律法规制定、统计制度建设、数据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管理,使得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据整合的难度、数据恶意误报等,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完善和监测,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管理,使得我国的统计工作更加精准、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