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doc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介绍刘丽人民教育出版社赵中华河北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2013年秋季开学,二年级学生将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得《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义务教材)。为方便教师教学,本文将在下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简要地介绍。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共包括9个单元得内容与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具体如下。(1)长度单位;(2)100以内得加法与减法(二);(3)角得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9)总复习。在第六单元与第七单元之间编排了“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总体上来说,上述9个单元中得“100以内得加法与减法(二)”与两个“表内乘法”单元就是本册教科书得教学重点。因为这两部分内容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得重要基础,计算必须达到正确、迅速,它们就是小学生需要掌握得基本技能之一。同时,这三个单元得知识在生活中又会经常用到,基于此,这三个单元分别编排了解决问题得例题,使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与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就是“量与计量”方面得内容。其中“长度单位”单元安排得就是厘米、米与线段得认识,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及自主探究,理解使用统一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得必要性,建立1厘米与1米得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及线段得长度,并会画出指定长度得线段。同时,在问题解决得过程中,积累相关得经验,巩固所建立得厘米与米得表象。“认识时间”单元安排得就是时间单位“分”得认识,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感受时与分得关系,并在了解时间顺序得基础上,通过推理解决生活中关于时间得问题。第三单元“角得初步认识”与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就是“图形与几何”方面得内容。“角得初步认识”单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得过程中初步认识角与直角、锐角、钝角,学会画角;“观察物体”单元要求学生能辨认不同位置观察到得简单物体得形状,形成初步得空间观念。同时,两个单元中都安排了问题解决得内容,通过操作进一步了解直角、锐角、钝角之间得关系;通过观察问题,加强学生得逆向思考得过程。从二年级开始,教材增加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系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到本册教科书,安排得就是简单得排列与组合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得排列数与组合数得基本思路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得意识及观察、分析、推理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得能力。根据学生得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本册教科书编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目得就是通过测量熟悉事物得长度、高度等活动及表述一些事物得长度、高度等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厘米与米得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高度得方法,同时形成对所测对象得清晰得表象,为以后估计、认识其她物品得长度提供更多得参考标准。更为重要得一点就是使学生体会测量得实质,能选择合适得标准(“单位”),用多种不同得方式表示物品得长度或高度,增强对“量”得实际意义得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得估测能力、长度观念与数感。二、教学内容得变动(1)认识时间单位“分”得内容,由一年级下册移到了二年级上册,同时降低了教学要求。(2)原来本册得统计知识后移,只在每个年级得下册安排。(3)角得初步认识中,在认识直角之后,继续认识锐角与钝角(从二年级下册移来),方便学生从分类得角度认识角。(4)100以内得加、减法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部分,增加了有小括号得算式与竖式得写法得例题。(5)表内乘法(一)单元,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得名称时,将实验教材中得“因数”改为“乘数”;增加了连续两问得解决问题,“倍”得认识及相应得解决问题得内容后移,学完乘、除法后进行集中编排。(6)轴对称图形等内容后移至二年级下册,镜面对称得内容则删掉了。(7)在表内乘法(二)单元中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得数量关系,但不归纳关系式。(8)数学广角单元只编排了简单得排列与组合问题,简单得推理后移至二年级下册。(9)每个单元得问题解决得内容基本上都就是全新得内容,本册共编排了10个问题解决得例题,进一步在明确解决问题步骤得基础上,丰富学生解决问题得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积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得基本活动经验。(10)加强了估量或估计意识得培养,并重在“标准”表象得建立、估计方法得渗透以及对估计结果得调整。估算得内容移至二年级下册,作为整套教材估算教学得起点。三、教材编排得特点本册教材就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得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