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百校联考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届云南省百校联考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pdf

2023届云南省百校联考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届云南省百校联考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法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法”的观念,如果说儒家“礼”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别(差别)”上,那么“法”的精神与之相反,则是“同”。据此可知,法家“同”的思想()A.冲击了血缘和等级关系B.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体现了“天下大同”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法家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认为儒家思想中“礼”的核心精神是“别”,认同礼乐制度带来了等级差别,而法家思想与其相反,这说明法家思想冲击了宗法血缘和等级关系,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法家思想的服务对象是君主,并未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排除C项;“天下大同”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故排除D项。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即位早期由贵族做丞相的惯例。之后,汉武帝又让贤良之士“并在左右”与大臣辩论。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B.皇权进一步加强的趋势C.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凸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尊儒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打破贵族做宰相的惯例,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做宰相,又重用身边的贤良之士,并让其参与国家重要事务,这反映出汉武帝时期分化、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趋势,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故排除C项;材料末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排除D项。3.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擅自支用国家税收的权力。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政府获得了原属中央财政的部分财权和税收。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财政制度与时俱进C.是藩镇割据产生的根源D.说明中央权威已逐渐下降【答案】D【解析】材料可知,唐朝前期,国家税收由中央统收统支,地方无权支用国家税收,但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把原属于中央的部分财权和部分税收划归地方,这一做法说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下降,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故选D项;唐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唐末农民起义,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下降,而不是财政制度的与时俱进,故排除B项;地方获得部分财权和部分税收是藩镇割据产生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源,故排除C项。4.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明代7处(九江1处、大运河6处)清乾隆时34处(京师3处、直隶5处、辽宁2处、山西l处、山东1处、江南7期处、浙江2处、江西2处、湖北1处、四川2处、福建2处、广东2处、广西2处、内蒙古2处)A.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江南市镇逐渐衰落C.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答案】C【解析】钞关为收过路费而设置,有钞关的地方必然有较大的商贸通量,据表格可知,明清时期内地关卡数量剧增,这反映了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故选C项;A项的“摒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钞关数量与市镇经济发展水平无直接关联,且江南地区钞关数量也不少,排除B项;宋以后经济上“南重于北”的格局基本确立,排除D项。5.1841年前后一年多时间,广东支出军费449.6万元,约为其一年实征地丁银的3倍。鸦片战争后的赔款,广东负担1032.5万元,占赔款总额的69.95%。此外,随着上海等五口通商,原来经过岭南到达广州的商路也在逐渐衰落。材料中的现象()A.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诱因B.表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加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战后其他四口的开放使得广州的外贸地位下降,华南地区的大量人口面临失业,再加上巨额赔款分摊于民众,社会矛盾激化,这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6.新文化运动引入了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了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B.以解放中国劳苦大众为宗旨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D.强调促进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表明新文化运动强调促进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劳动问题,且新文化运动后期内容发生了变化,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唤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