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docx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哈尔滨市专顾委课题组内容提要:本课题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进行概要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化类型和我国城乡一体化主要模式,对哈尔滨城市化发展阶段以及人口、土地、规划、资金等四大瓶颈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哈尔滨“十二五”主导战略的基本构想:根据市委“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及“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以“五个统筹”为载体,以三个集中为重点,以综合配套改革为保证,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中小城镇有机结合、空间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哈尔滨发展的最大瓶颈。面向“十二五”,哈尔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重新审视城乡关系和战略发展问题,着眼于城乡统筹,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下一轮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新的引擎,激活我市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所蕴含的存量资源,全力拓展区域战略腹地,形成城乡互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本课题重点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概要阐述,对哈尔滨城市化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哈尔滨“十二五”主导战略的基本构想。一、哈尔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一)经济基础进入新世纪,我市经济连续多年两位数以上增长。2007年,全市GDP达到2436.8亿元,比1978年翻了5.6番,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2008年,全市GDP达到2868.2亿元,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2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三产结构比例为13.6:37.6:48.8。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四项指标来衡量,我市总体上属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带动城市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凭借比较雄厚的城市现代工业基础,不断对广大农村和腹地进行辐射带动,促进城乡专业化协作配套,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我市城市化发展以每年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呼兰、双城、宾县等县域开发区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总量位列全省首位,10个县(市)中有3个进入全省十强县,县域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2.3:30.6:37.1。卫星城承载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为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二)社会基础全市共有普通高校48所,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391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我市城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在基本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逐步向普及12年教育目标推进,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市现有科研机构13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农村卫生室)3595个,其中医院264个、卫生院203个、门诊部(所)6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所、妇幼保健机构20所。农村卫生院有197个,床位3713张,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截止2008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7.4万人、168.1万人、128.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6.0%。“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三)空间区划哈尔滨多次进行区划调整,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和哈尔滨市合并,双城、依兰等7个县划归我市管理,组建新的哈尔滨市。2004年以来,我市又经过两次区划调整。通过撤销太平区,其行政区域划归道外区;设立松北区;撤销呼兰县,设立呼兰区;以及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全市总面积达到5.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660平方公里增加到708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增加4.3倍,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有了极大拓展。通过区划调整打破了阻隔城乡协调发展的行政壁垒,使主城区北移东扩30公里左右,拉近了与周边宾县、五常市、尚志市、巴彦县等县(市)的空间距离,使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辐射周边农村腹地,城乡资源和生产力布局得以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启动了哈西、哈东、群力、平房工业新城等区域性调整改造,松花江南北两岸联动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四)工作基础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支持农村、发展农业、关心农民作为城市化的重要内容,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1.努力争取国家级试点。在国家小城镇发展改革的两批试点中,我市呼兰区康金镇、南岗区王岗镇、尚志市亚布力镇、宾县宾西镇、巴彦县兴隆镇、道外区团结镇、道里区新发镇入选。在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试点”中,我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