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片机系统地干扰分析报告单片机系统地干扰分析报告单片机系统地干扰分析报告文档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30079354"引言(1)HYPERLINK\l”_Toc230079355”1单片机系统的组成(1)HYPERLINK\l"_Toc230079356”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渠道分析(1)HYPERLINK\l"_Toc230079357”2.1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干扰(1)HYPERLINK\l"_Toc230079358"2。2干扰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作用部位(2)HYPERLINK\l"_Toc230079359”3单片机系统抗干扰措施(2)HYPERLINK\l"_Toc230079360”3.1硬件抗干扰措施(2)HYPERLINK\l”_Toc230079373”3.2软件抗干扰措施(6)HYPERLINK\l"_Toc230079385"总结(11)HYPERLINK\l”_Toc230079386"参考文献(11)HYPERLINK\l"_Toc230079387”英文翻译(12)HYPERLINK\l”_Toc230079388”单片机系统的干扰分析摘要:单片机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检测、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可靠性直接决定控制、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单片机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渠道,并分别从硬件和软件角度提出了对应的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抑制单片机系统的各种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关键词:单片机系统;抗干扰;硬件;软件引言单片机自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领域。由于单片机对于干扰来说属于敏感器件,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在系统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抗干扰问题,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就是针对干扰产生的性质、传播途径、侵入的位置和侵入的形式,采取相应的方法消除干扰源,抑制干扰传播途径,减弱电路或元件对噪声干扰的敏感性,使单片机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1单片机系统的组成一般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信号检测部分、信号处理及控制部分、控制信号驱动部分、系统交互部分、显示部分。由此可见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任意一个环节有干扰信号侵入都可能造成系统工作的不稳定。2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渠道分析所谓干扰就是叠加在有用信号上的不需要的信号,是影响电路正常工作的另一种噪声。干扰以某种电信号的形式,通过某一渠道,混入有用信号中侵入单片机系统,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在实际环境中,干扰总是存在的,这些干扰降低了电子系统的准确性甚至破坏其可靠性。2.1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干扰单片机控制系统是为工业控制而设计制造的,经常工作于工业生产现场.在实际的生产现场,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信号,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从而有可能带来系统误操作甚至失控的危险。测控通道引入的干扰,通过与系统连接的测控通道或与其它主机连接的相互通道引入,会对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有害影响.2.2干扰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作用部位[1]干扰作用于输入系统,将使模拟信号失真、数字信号出错,单片机根据这种输入信息作出的反应必然是错误的。干扰作用于输出系统,将使各输出信号混乱,不能正常反映系统的真实输出量,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干扰作用于CPU系统,使CPU得到错误的数据信息,导致运算操作数据失真进而使结果出错,并将这个错误一直传递下去,形成一系列错误。3单片机系统抗干扰措施3。1硬件抗干扰措施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根本,它能把干扰消除在外围,因此硬件设计时要尽可能采取抗干扰措施,最大限度抑制干扰的产生。3。1。1抑止干扰源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抑制干扰源就是尽可能的减小干扰源的和,这是抗干扰设计中最优先考虑和最重要的原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小干扰源的主要是通过在干扰源两端并联电容来实现,减小干扰源的则是在干扰源回路串联电感或电阻以及增加续流二极管来实现。抑制干扰源的常用措施如下[2]:若应用系统中有继电器,则给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加续流二极管会使继电器的断开时间滞后,增加稳压二极管后继电器在单位时间内可动作更多的次数。为了减小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