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的中期报告.docx

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的中期报告经过初步研究,我发现20世纪前期的语文知识教育在教育理念、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在教育理念方面,20世纪初期,中国的教育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儒家思想和经典教育。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一些新思想逐渐涌现,如启蒙思想、民主主义思潮等,进而对教育理念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因此,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制定了《新文化运动简明大纲》,旨在推动语文教育的改革,强调“大众文化”,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发展。其次,在教材编写方面,2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材多以经典为主,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内容大多为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20世纪3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一些新的教材相继出版,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强调阅读、写作、口语等能力的培养。最后,在教学方法方面,2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学多以传授知识为主,单向传输,考试导向严重。20世纪3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变为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课件支持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综上所述,20世纪前期的语文知识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到“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师资队伍不足等,这些问题至今仍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