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pdf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地理(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2023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表示微生物有可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恶劣条件下存活,探寻其生命是未来前往月球南极的探测器的重要工作之一。月球南极有着长时间的阴影区,并可能蕴含着大量的水冰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相较于地球,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A.距离太阳较远B.体积质量太小C.公转速度过快D.陨石撞击较多2.月球南极可能存在微生物的有利条件是A.气温低,大气厚度大B.岩浆活动多,地热条件好C.温差小,存在水环境D.温度较适宜,存在液态水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2点,太阳和月球层观测台(SOHO卫星)监测到一次伴随M1.7级太阳耀斑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简称CME),并引发了持续12小时大地磁暴,这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来最强的大地磁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依次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色球层B.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D.色球层、外层4.该次事件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两极极光更壮观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一般认为月均太阳辐射总量在300兆焦/平方米以上,能够使集热面积3平方米热水器产生的热水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热水需求。读重庆市月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重庆月均太阳辐射总量A.满足日常生活的热水需求可达8个月B.超过半年时间不可利用C.年内变化较小D.只有不到半年能满足日常生活的热水需求6.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地理联考试题7.与重庆相比,拉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阴雨天少,晴天更多,大气透明度好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通过对比发现缺失M地层。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地层由老到新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9.乙地层形成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的沙漠B.寒冷的极地C.热带的海洋D.暖湿的湖岸10.该地缺失M地层的原因可能是①M地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②M地层形成后受外力堆积③M地层形成时该地地势较高④M地层形成时该地地势较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为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和黑龙江的雾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高一地理联考试题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12.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A.①B.②C.③D.④地球大气由多种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固体粒子或气体粒子(称为大气气溶胶)组成。每种大气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选项中,近地面大气时空差异最显著的成分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汽和杂质14.导致大气成分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①植树造林②兴修水库③燃烧矿物燃料④大量使用制冷设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描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A.B.C.D.16.“夜雨”出现的原因主要是A.谷地盛行上升气流B.谷地盛行下沉气流C.夜间谷风冷却凝结D.夜间山风冷却凝结读左图“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和右图“某日我国滨海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高一地理联考试题17.读左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力B.b表示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但不影响风向C.c表示风向,图示为北半球近地面D.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低压指向高压18.右图中甲地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9.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