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字教案【多篇】导读:写字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写字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看图揭示课题。1、观察图一,说图意。相机板书。2、简介怀素。3、读题。(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3、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4、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点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指导句间停顿。(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好学上进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说怀素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4)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2、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2)自学生字。(3)指导写字。①教师范写。②学生描红。③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背诵第一自然段。(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怀素写字态度怎样?还可以怎么说?(3)从哪里可以看出怀素写字非常认真?①写字分三个步骤。②总是一词。(4)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三自然段。(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2)从哪里看出怀素写字不但认真,而且刻苦?写呀写呀。(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2)有名是什么意思?(3)怀素为什么能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三)总结课文。1、朗读、背诵课文。2、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先。(2)自学生字。3、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四)课外活动。人人准备参加小小怀素在成长写字竞赛。写字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诗歌,了解写字的用处,激发写字的。2、学习词语,感知“用心”的意思。3、认识生字条,识字9个,拼音,懂得利用拼音识字和正音。教学重点:识字9个,学习词语,感知“用心”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拼音识字和正音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文具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你们想听吗?(播放课件)二、指导看图1、出示插图:有几幅图?(3幅)指导看清楚表示顺序的“点”。图上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蜜蜂和蚂蚁)2、蚂蚁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三、听读诗歌1、师示范读课文(生端起课本,坐端正,认真听,听准字音)2、“大事情”指的什么事情?学写字有什么用呢?生:可以给朋友写信,可以写自己的名字,可以帮助我记很多生字……3、师带领生读全诗。写字这么有用,孩子们想不想学写字呢?四、学习生词。1、出示:铅笔、橡皮、田格本、我们、写字、很用心(师范读)2、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师利用拼音正音,复习拼音。3、指名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五、理解词语1、出示文具:我们一起来认识铅笔、橡皮、田格本、这三种文具,铅笔是用来写字的,但是我们写错了怎么办?(擦掉)用什么擦呢?对,用橡皮,下面我们再来认识田格本,我们在写字时注意字在田字格中占格。2、:找朋友(师拿出生词卡片,学生读,举起对应文具)3、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怎样做才是用心呢?生:看清老师是怎么写的;生:写字时不要乱画,要一笔一划……4、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写字,希望你们不仅学会写,还要写干净、整齐。六、认读生字1、从词语中剥离出生字,单独认读,请小老师带读生字。2、“笔、皮”口头3、开火车认读生字,有困难的用拼音帮助。七、读书,认识生字条。学习在课文中将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出,抽生用实物展台演示,生评价圈得是否正确、美观。板书:铅笔橡皮田格本我们写字要用心写字教案篇三《怀素写字》教学目标:1、认识十三个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日、长、书”三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三个长句。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日、长、书”三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出示图画,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们仔细看看呢,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相机板书:写字)2、你们知道这个小和尚是谁吗?(板书:怀素)3、齐读课题:怀素写字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们仔细听,看看怀素到底是怎样的人?)2、刚才小朋友们听得都很认真,下面就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要求:①标上小节号②不会读的字、词或句,看清拼音把它们读好。)3、要想把课文读的更好些,首先就要把生字学好。①出示生字卡片:怀素尚进样名写字古先日长书(齐读,开火车读)②这些生字宝宝都找了一些朋友,你们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小黑板:古时候和尚好学上进这样日子一长有名书法家(谁来当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4、现在,我们学会这么多生词宝宝,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的更好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把课文再读一遍。5、小朋友们已经认真的读了课文,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你们愿意读读吗?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