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新月****姐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徐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江苏省徐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第1题~第20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题6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21题~第25题,共5题60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宗法何防乎?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主要说明A.宗法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B.嫡长子独享国家政治权力C.大宗小宗是血缘关系的延续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2.王夫之《读通鉴论》中记载:“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对“行、其大公”的理解正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根除宗法观念C.打破贵族政治D.实现思想统一3.贞观十二年(638年),《氏族志》修成,山东士族崔民干仍被列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命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千被降为第三等。这一做法A.废除了等级制度B.否定了门阀观念C.雍护了外戚专权D.扶植了庶族地主4.唐太宗李世民给其他官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掌机务”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这一做法旨在A.分化宰相权力B.健全监督机制C.改善官员待遇D.提高行政效率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6.地方的重要案件,从末端的县传达到州,再由州到府,由府到路,由路到行省,由行省把文书送到中书省,最后中书省得到天子圣旨,再反过传达到末端。这主要说明元代A.政府行政效率低下B.皇帝权力逐步加强C.信息渠道通畅无阻D.地方官员无司法权7.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桌,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肤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嘉庆帝发布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军机处的辅政作用B.保证国家事务的机密性C.剥夺军机处军务处置权D.掌控官场巩固君主权力8.《李长卿集》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A.社会产品分配不均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C.东西贸易联系加强D.地域商人集团崛起9.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摇役赋税繁重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0.《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侍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对该作品解读正确的是A.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B.铁犁牛耕自此为主要耕作方式C.凸显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D.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11.南宋中期,有人在谈到江浙一带的集市情况时说:“荆吴俗,有取寅、申、巳、亥日集于市,故谓亥市。”陆游在《秋夕书事》中也谈及此况:“鹊飞山月出,犬吠市船归。”这说明A.市坊制度已被打破B.江浙城市发展迅速C.草市便利商品流通D.地区经济发展失衡1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13.明成祖时,徽商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保护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A.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B.获取功名是商贾的追求C.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D.富商大贾难成革新力量14.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得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些现象说明A.制瓷中心出现B.海外贸易发达C.海禁政策松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