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16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12021年是中国航天的丰收年,本年度《感动中国》的特别致敬环节聚焦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航天人。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颁奖词直抵人心,感动背后是对真善美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像《感动中国》这样走过20年的节目,是不多见的。龙鳞装是一种源于唐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非常适合呈现时间轴序列,每一页翻开就是一座丰碑。”回忆起制作开篇画面的过程,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感慨道,在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后,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悉心完成这幅长卷。作为节目的忠实观众,张晓栋告诉记者:“节目中榜样人物的事迹不断启示我,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过去近15年我只做了8部书,可能我这辈子也只能干非遗传承这一件事,既然做,就要做好。”与张晓栋一样,《感动中国》总撰稿刘凯也陪伴节目走过多年,在专注于撰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22018年8月26日的朋加诺体育场被中国红点燃。备受关注的“飞人大战”结果终于揭晓,在亚运赛场最受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场沸腾。“中国飞人”苏炳添加冕“亚洲飞人”,其9秒92的成绩不仅刷新亚运会纪录,与亚洲纪录也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参加决赛的8人中唯一一个跑进10秒以内的选手。苏炳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荣耀。决赛前,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曾说:“如果比赛的氛围、环境和气候都合适,加上运动员感觉良好的话,苏炳添能在雅加达给中国带来一个奇迹。”外教在训练场上信心满满地留下这番话,而苏炳添果然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在本届亚运会前,苏炳添两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9秒91,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创造的亚洲纪录,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带着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单第三次来到亚运会赛场,苏炳添的目标很简单——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终以9秒92的.成绩夺冠,苏炳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觉得今天已经破了我的魔咒,作为男子百米选手训练了十几年,我参加的所有运动会都没有尝试过拿一个冠军。29岁,我终于在亚运会上证明了自己。”手捧亚运金牌,苏炳添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是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2017年年初,那些关于“苏炳添退役”的新闻不胫而走,苏炳添的确动了这个念头。然而,苏炳添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训练比赛。数年如一日的封闭训练,肩上积攒的各种压力,局外人统统无法体会。正是这样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亚洲飞人。在整体水平依然无法与欧美抗衡的亚洲,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苏炳添所言,“这是打破魔咒、扬眉吐气的一晚”。辉煌背后总是藏着无人言说的艰辛,不过还好,苏炳添坚持下来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篇3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顺利晋级决赛,成为首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中国人!他不仅超额实现了他个人赛前的愿望,更是让全中国为他沸腾。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奥运会所有赛事里面关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径,田径运动也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而在田径赛事里,关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赛跑,荣誉最高的,当属百米冠军。苏炳添能够同清一色的黑人运动员站到决赛的跑道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他以自己绝对的速度,证明了黄种人体能不输任何种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仅仅是体育界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他值得我们为他欢呼,更赢得所有人对他的尊重。“中国飞人”苏炳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创造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速度。而他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心酸与不易。改起跑脚,一切从零开始,艰难的训练他成功度过,他的起跑能让世界飞人博尔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说男子百米赛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决赛跑道上的十秒之内,是赛道下数十年的苦练。我们为他欢呼,更为他心疼。诚然今日,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