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豆教育CEO于鹏:一个孤独的行者.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豆教育CEO于鹏:一个孤独的行者.docx

分豆教育CEO于鹏:一个孤独的行者.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豆教育CEO于鹏:一个孤独的行者5月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国家主席发来贺信,其中明确提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一夜,远在会场千里之外的分豆教育董事长于鹏仔细品味着的话语,泪流满面。他甚至一夜无眠,整晚都在细细咀嚼这些关键词:云计算、个性化、教育融合、教育梦想、共享优质教育……“主席说得太好了,刘延东副总理的致辞太棒了!”面对着记者的采访,于鹏脸上没有一丝倦意,他缓缓地吐了一口烟接着说道,“这五年来,我们过得太苦了,太孤独了,但时间正在证明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对的”。在于鹏看来,围绕着教育的变革,主要出现两种道路,第一种是教育信息化之路,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表述,主要是国家投资、规划和引导,以硬件及网络环境建设为主;第二种是当前流行的在线教育之路,它是纯市场化运作,从业者动辄喊出“颠覆”口号,主要靠融资、圈用户、上市为驱动。于鹏说,分豆教育在做的云智能教育,却是这两种道路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分豆云智能教育以“回归教育本质、重塑教育生态”为使命,以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化培训为根本点,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政府引导、名校与企业研发运营、一线教师使用、学生受益”来实现。分豆云智能教育强调两个融合,一是教育教学与云智能技术的紧密融合,二是校内教学系统与校外辅助体统的融合。“分豆教育所开创的第三条道路,在孤独中前行,在梦想中坚持。”在记者面前,这个外表刚毅的中年人居然难掩泪水。双雄合璧于鹏1977年生于哈尔滨的一个兵工厂家庭,等到他199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时,他的父母已经下岗好几年,每年靠领两个月的补助金过日子。大学期间,每月200元的生活费对于他家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进入大学开始,他便折腾着如何创业、赚钱。这期间,他做了很多事,在肯德基拖地板,帮老师做论文编撰,甚至在大街上做调查问卷,开过公司,办过培训学校。等到大四快毕业那年,于鹏已经在北京买了一套房、一辆车,同时手里有300万元存款。当时,这对一个贫困山村的娃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恰逢青年偶像中流行比尔·盖茨、乔布斯,他差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效仿比尔·盖茨,休学创业。后来他母亲哭闹着跑到北京,以断绝母子关系要挟,于鹏这才作罢。大学毕业后,于鹏一直坚持在教育圈,这期间做过中小学培训、职业教育培训、国际教育。直到十年后,于鹏遇到了尹志远。尹志远和于鹏是同一代人,尹志远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却是一个狂热的IT技术控,此前他在佳能工作过,还做过软件服务外包。于鹏找到尹志远时,对他说,“你给别人做外包,就像是帮人孕,咱俩一起做教育,我们一起生个‘孩子’,自己养?”尹志远回复了四个字:“没问题,干!”2010年底,分豆教育的创业项目正式成立。于鹏和尹志远这对十余年的好友,本来分别从事着教育、IT两种不同的职业,却因为分豆教育而真正在一起“分豆(奋斗)”了。五年磨剑在分豆教育创立之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刚颁布,“信息化教育”一词正式被提上日程,围绕着信息化所产生的教育变革正被多方探索,但大多停留在政府层面,各级政府为引导,以硬件及网络建设为主。当年,在线教育概念还没有兴起,安博教育、学而思、学大教育等掀起一波赴美上市高潮,教育被资本裹挟着前行,人们开始思索着如何依靠资本的力量来改变教育。分豆教育从成立之初,就走出了这两种道路之外的第三种道路。于鹏提出了云智能教育概念,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感于电脑“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故事,于鹏打算推出一款云智能学习系统,对学生进行智能化诊断,从而产生专属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他想要与全国顶尖的中学合作,由这些中学给他提供教学资源;他想要分豆教育所有的教研团队都来自公立学校,而不是只会传授提分技巧的培训班……很快,于鹏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发现全国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教材,所有的年级、科目加在一起,有2700多本,要把所有教材中的知识点靠人工一一标记,然后智能化输入,工作量之大出人意料。在前期教材知识点的标记工作中,大大拖慢了分豆教育产品的进展,这期间,还有许多琐碎的苦力活,例如到名校中,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现场录制,然后剪辑制成微课程。当然,也有一些工作的进展之快超出预期。从2012年开始,于鹏计划与全国名校签约,每个省只选取一所最好的初中和高中,这些名校名单中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衡水中学、西北工大附中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