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侍弄(sì)愚蠢(yú)安祥(xiáng)怪诞不经(dàn)B.禁锢(gù)晕眩(yùn)羞怯(qiè)美不盛收(shèng)C.庇护(bl)怅然(chàng)废墟(xū)畏罪潜逃(qián)D.热忱(chén)怂恿(shǒng)凌乱(líng)杞人优天(yōu)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经历过之后,你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因为阳光的温暖,还因为在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之后,你依然站立在前进的路上,依然是上进的自己。A.和风细雨辐射不是固执B.风吹雨打投射不仅坚韧C.风吹雨打投射不是坚韧D.风吹雨打辐射不仅固执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鲁迅先生面对黑暗和腐朽,以笔为枪,战斗到了最后一刻。②但转过身来,他对明亮美好的新生力量又怀抱着炽烈深情。③作为觉醒时代的先锋,他自始至终都支持和理解革命。④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结下了深厚情谊,鼎力扶持萧红、柔石等进步青年作家,这些都成为镌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红色印迹。A.第①句改为“面对熏暗和腐朽,鲁迅先生以笔为枪,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是通顺的。B.第②句加点词语“炽烈”的同义词是“炽热”。C.第③句画线部分语序不当,应该改为“理解和支持”。D.第④句中,“深厚”“扶持”“镌刻”都是动词,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这篇小说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六十岁。D.《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僧。(2)名著阅读(3分)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选段二“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选段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选段一、选段二分别出自《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并写出选段三中所说的“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的“他”是谁?(3分)5.古诗文默写。(6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5)古诗词中的大海广袤壮美,曹操《观沧海》中的“▲,▲”两句描绘出深秋时节,大海波涛翻涌的壮观景象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次北固山下【乙】章台①夜思王湾韦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潜江西南五十四里龙湾,古华容县城内,是战国时楚国的灵王行宫。②楚角:楚地的角声。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的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极为精妙:“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姿势。B.乙诗的颔联既有视觉又有听觉,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C.两诗的颈联都写景抒情,而甲诗还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生活的真理。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南归的“雁”和“乡书”来表达思乡的愁苦,有异曲同工之妙。(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