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docx
上传人:Wi****m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愁》教案.docx

《乡愁》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愁》教案《乡愁》教案(精选20篇)《乡愁》教案篇1素质教育目标知识储备点: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力培养点: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情感体验点: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教学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探究法.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机.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中国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余光中,中国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中国台湾,是当代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一、研习新课:(一)听读,整体感知。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四)课堂互动。(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1、“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2、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课堂小结: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七)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乡愁》教案篇2诵读欣赏《乡愁》教案学习目标: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重难点:对诗歌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乡愁》朗读录音二、作者介绍: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三、整体感知(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2、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