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教师岗位职责心理教师岗位职责必备【15篇】在现实社会中,岗位职责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岗位职责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教师岗位职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心理教师岗位职责11、上好学校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2、做好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的日常值日、管理、接待工作。3、熟练掌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或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4、坚持保密原则,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应予以保密(危害自己生命及违法者除外)。5、应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全面详细地了解对方的情况、理解对方的要求,指导来访者自己帮助自己,促进其成长、自强自立。6、应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诊断、咨询、治疗及心理测量方面,对来访者提出的超出自己职能范围的要求应拒绝,可采取必要的转介。7、治未病: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心理疾病产生和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8、及时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心理教师岗位职责21、在德育处主任领导下,规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3、承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帮助有需要的.学生作团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5、指导和培训教师,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6、根据学校的实际和需要,逐步建立心理偏差学生的心理档案。7、协助政教处开展“学习型家庭”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培训。8、在教科研室主任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心理教师岗位职责3岗位职责:1、负责目标学校的长期心理/生涯授课工作。2、根据课程内容的设定,进行相应的教研工作。3、配合部门主管完成教案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4、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职要求:1、要求心理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25—35优先。2、拥有丰富的学生授课经验优先。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心理学相关技术,尤其是团体心理训练技术的实施与应用。4、表达能力强,逻辑思维清晰。5、能接受出差工作。(短期省内授课)心理教师岗位职责41、热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愿意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奉献时间和精力,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道德规范。3、心理咨询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真诚保密、助人自助”的辅导原则,认真做好来访者的接待工作,完成辅导记录。4、守时守信,热情服务,让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努力维护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声誉。3、心理咨询教师应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辅导技能和服务水平,并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4、心理咨询教师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对来访者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不列入学校有关档案,不将来访者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因专业和教育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所有可能会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在得到来访者的书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例外)。5、心理咨询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对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个案,应及时做好转介工作。6、危机干预: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果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咨询教师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7、心理咨询教师应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与身心健康,在自身处于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避免接待来访者。8、心理辅导员必须严格遵守心理辅咨询室的各项制度。心理教师岗位职责51、希望您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希望您表达流畅,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3、希望您具有心理咨询2年以上经验,胜任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学本科以上,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者优先;4、希望您能够开展学生心理研究工作。心理教师岗位职责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是开展这项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兼职)教师上岗,必须认真执行本条例所提出的各项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研究能力,积极加强自我的身心调节和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一、基本责任1、协助学校校长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积极从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各项建议、意见和评价,发挥心理指导与顾问的作用。2、帮助学校全体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中的偏差,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各种冲突、人际交往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