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中学高2008级练习题 (高二下---2)政治.doc
上传人:岚风****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中学高2008级练习题 (高二下---2)政治.doc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中学高2008级练习题(高二下---2)政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邑中学高2008级文科班政治练习题(高二下---2)一:最佳选择题(12X4=48分)1.2006年第3期《大家谈》载文,广东省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家采石场,平均每17平方公里就有一家。无序、过度的采石造成山体缺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裸露的山岩连绵不断。多年来,广东各级政府对于炸山采石、采土的规定不少,基本原则是适度开采,谁开发,谁负责善后复绿。然而,政策执行到今天,却变成矿老板赚钱之后就走人,留下一堆“疮疤山”。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告诉我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从价值观角度看,上题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同必须用集体主义原则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是根本对立的3.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他的话表明()①从事科研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③献身科学的人更能实现苦乐转化④人生的价值不应以个人的得失作为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存在浮夸虚报,一些领导干部往往“报喜不报忧”,这种做法不仅妨碍了上级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和掌握,造成决策失误,而且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这表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决定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重成绩、轻问题的缺点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006年,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至此成功结束。胡锦涛同志指出,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务求实效的“民心”工程,判断是否取得成效,一定要把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作为一把尺子。据此回答5------6题。5.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一把尺子,是因为()只有站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才能取得正确的意识,并指导人们实践成功把群众满意作为一把尺子和尊重客观规律根本上是一致的把群众满意作为一把尺子就是轻眼前利益,重长远利益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6.“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从价值观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爱迪生说:“我发现世界需要什么,然后我就前进,谋求发明它。”爱迪生把工作和为人类造福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经不懈努力,一生取得诸多成就。这表明()①社会需要是造就人才的摇篮,个人努力要着眼于社会需要②人生价值是通过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的③自我设计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能得以实现④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总是统一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9.某贪官的“为官心得”是:“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从这一贪官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A.拜金主义者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惟一尺度B.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普遍信奉的道德准则C.“人性自私论”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个人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价值取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答10------11题。10.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③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1.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①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②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③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④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2.“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这句话表明()①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基本属性②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人就不是真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