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复习(下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工原理期末复习(下册).pdf

化工原理期末复习(下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工原理(二)课程期末复习提要责任教师胡天觉2008年12月一、说明1.教材本课程教材选用天津大学的《化工原理》下册。《化工原理》(二)即教材的下册内容,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等章节。2.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环境规划与环境保护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3.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4.命题依据依据教材内容、教育部下发的教学大纲及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命题。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熟悉、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熟悉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还知道“为什么”;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条件,具体分析和阐述实际环境规划问题。6.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分为四类,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二、各章复习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蒸馏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的定义及相互间的换算;2.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拉乌尔定律、道尔顿定律、露点线、泡点线、气液相平衡图、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3.精馏原理,并运用此原理分析精馏过程;4.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推导,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提馏段的物料衡算,加料板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q线方程的推导,进料热状态与q值之间的关系;5.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理论板的概念,恒摩尔流假设,逐板计算法、图解法计算理论塔板数和简洁法求理论板层数,最小回流比Rmin的计算,适宜回流比的选择,回流比的大小对塔板数及操作费用的影响;6.板式精馏塔塔高及塔径的计算,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的定义及其计算。二、熟悉的内容1.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特点及其计算;2.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3.直接蒸汽加热精馏塔的计算;4.板式塔的简单结构、性能及操作特点。三、了解的内容1.精馏操作的分类;2.非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3.间歇精馏操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4.精馏操作的节能途径;5.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及水蒸汽蒸馏的特点及应用;6.多组分精馏的特点及应用;7.各种塔板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筛板、浮阀塔板、喷射塔板及泡罩塔板等。内容一、概述二、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拉乌尔定律、泡点及露点、相图、相平衡曲线、相平衡方程、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非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简介)。三、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简单蒸馏。四、精馏连续精馏装置流程。精馏原理。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式加料板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q线方程式。五、双组分精馏塔的计算理论塔板数的计算:逐扳计算法、(y-x)图解法和芬斯克方程--简洁法求理论板层数。最小回流比、适宜回流比及其选择。加料热状态的影响。间歇精馏。塔高和塔径的计算。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和精馏操作的节能途径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精馏操作的节能途径。七、多组分精馏简介八、其它类型蒸馏萃取精馏。恒沸精馏。水蒸气蒸馏。九、板式塔塔的性能要求。塔板的结构和功能。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气液两相的非理想流动、不正常操作、操作参数与负荷性能图。塔板类型简介。精馏联系图第二章吸收要求一、掌握的内容1.相组分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摩尔分率、摩尔比及其换算,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与质量分率、摩尔分率之间的换算;2.气液相平衡——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E、m、H之间的关系,温度和压力对E、m、H的影响,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以及吸收过程推动力的表达形式;3.吸收过程的机理——分子扩散的概念、费克定律、扩散系数、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吸收速率方程式的表达形式;4.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的推导,图示方法及其应用;5.填料吸收塔的计算——吸收剂最小用量的确定及吸收剂用最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塔径的计算;6.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及计算。对数平均浓度差法计算传质单元数。二、熟悉的内容1.吸收剂的选择依据;。2.用膜系数表示的吸收速率方程式,易溶性气体和难溶性气体吸收的速率方程式;3.传质单元数的图解积分法;4.解吸塔气体用量的计算。三、了解的内容1.分子扩散速率方程式;2.理论塔板数的计算;3.高浓度气体吸收、非等温吸收、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