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静女》导教案答案《诗经两首》导教案(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并识记《诗经》的有关文学知识,娴熟掌握诗歌中的要点字词。2.学习《静女》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静女》导教案答案3.剖析抒怀主人公的形象,感觉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诚挚的感情。4.背诵这两首诗。【要点和难点】1.初步认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特点2.剖析抒怀主人公的形象,感觉作品《静女》导教案答案中作者所表达的诚挚的感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要先借助说明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粗心,而后在频频朗读中领悟它们的丰富内涵,累积一些常有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现象、通假字及特别的文言句式等。而后做到正确朗诵。《静女》导教案答案【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边的加点的字注音静女其姝(shū)俟我城隅(sì)搔首(sāo)踟蹰(chíchú)彤管(tóng)归荑(kuìtí)美《静女》导教案答案人之贻(yí)嗤嗤(chī)涉淇(shè)愆期(qiān)垝垣(guǐ)咎言(jiù)于嗟鸠兮(xū)汤汤(Shāng)罔极(wǎng)靡室(mí)夙兴夜寐(sùmèi)2.指出下边通假字的本字,并指出其含《静女》导教案答案义(1)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蔽,遮盖见通现,出现(2)说怿女美说通悦,喜欢女通汝,你(3)自牧归荑归通馈,赠予(4)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静女》导教案答案女通汝,你(5)于嗟鸠兮于通吁,惋惜声(6)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3.指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其士贰其行代词,他的,指代(《静女》导教案答案士)咥其笑矣(助词,无心义)其叶沃若(代词,它的,指代桑树)⑵之静言思之(句末助词,增补音《静女》导教案答案节,不译)总角之宴(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氓之嗤嗤()⑶言体无咎言(名词,话)《静女》导教案答案言既遂矣(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心义)载笑载言(动词,说)⑷以以尔车来(介词,用)《静女》导教案答案以我贿迁(介词,把)以望复关(介词,来,表目的)4.指出下边加点字的古今异义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到了《静女》导教案答案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⑵将子无怒,秋认为期古义:看作今义:认为⑶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多年今义:年纪《静女》导教案答案⑷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差错今义:不痛快5.作家作品填空《诗经》是我国___第一部___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最先称为《诗》《静女》导教案答案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____“风”、“雅”、“颂”_____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多半是各地民间歌谣。“国风”保留了许多劳感人民的口头创作,拥有浓重的民歌特点。这是《诗经》的精髓,如《伐《静女》导教案答案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量民谣,内容多半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永垂不朽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歌的形式以____四言___为主,多半为__《静女》导教案答案隔句___用韵,并广泛运用_____“赋”、“比”、“兴”___的手法,在章法上拥有_重章叠句、频频咏唱__,的特点。《诗经》是我国诗歌优秀传统的源泉,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静女》导教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