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寻隐者遇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学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相机识字:言采药深(4)朗读课文。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五、识字、写字指导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思维发展目标: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变成“文”。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所见》。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本文知识点梳理:1、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2、理解并背诵两首诗。3、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第二课时:教学《所见》。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2、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4、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三、朗读诗文,理解诗句:1、自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