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中)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南京条约》的签订D、《北京条约》的签订2、遗迹是无声的历史。通过下图中的遗迹,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②、清王室腐败奢侈的生活③、列强对中华文明的摧残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辉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清军海防空虚C.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D.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4、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封王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5、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该地的是:()A、中华民国成立B、同盟会的成立C、国民党政权垮台D、日本侵略者制造大屠杀惨案6、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图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外因:第二次鸦战争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内因: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化开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与“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相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A.、卢沟桥抗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台儿庄大捷10、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南京条约》和签订D、“戊戌六君子”被杀11、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①变法维新②自强、求富③民主、科学④民主共和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2、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伟大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立同盟会B、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领导推翻中国的封建帝制D、接受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13、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说法是:()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取代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14、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A、新文化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D、“大跃进”时期15、2013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①武昌起义②创建黄埔军校③进行北伐战④南昌起义⑤坚持八年抗战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16、如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17、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诞生了中国共产党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B、卢沟桥事变的爆发C、八•一三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外争主权权,内除国贼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废除“二十一条”20、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缺少粮食给养④敌人围追堵截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21、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22、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23、揭